光看了第一行,不由得轻轻地嘘出一口气来,原来舅舅他们不是要废掉自己这个皇帝。
灯烛明黄,纤毫毕现。
皇后武氏也同样首先看到了那句话。也同样的轻轻嘘出一口气来,只要不是想废掉陛下就好,只要陛下在,他定会护住自己的,多少年了。夫妻俩不就是这么相互搀扶着过来的嘛!
**寂寂,人心戚戚。
过了也不知有多大会子,李治吃力的看完了奏折,手臂终于无力的垂下,不知是因为头痛复发还是心有愁结,他地眉头深深地蹙成几道横波。
这时武后把手里的灯盏交给宫娥,淡淡地问那小太监:“宫外情势如何?”
那小太监跪在地上身子发颤,声音亦是发颤“回禀皇后娘娘。宫外、宫外…数百骑士已经围了宫门…”
武后闻言倏然蹙眉。却又淡淡散开。
看来这一回长孙无忌那个老骨头是动了真格的了,甚至已经不惜以兵威相谏!
她侧首看着自己皱眉苦思的丈夫。“陛下,这件事…”
李治闻言睁开眼睛,目光在面色憔悴地武后脸上打了个晃儿,便转向看着身旁不远处的宫灯,这顿时让武氏的神色突然为之一黯。
多少年的夫妻了,她怎么会不了解他!
作为一个女人和一个妻子,她和皇帝李治意趣相投,所以,苦累于她来讲是心甘情愿的,甚至她心里也明白,自己这个丈夫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他天性良善,自然便有些优柔寡断,又何况现如今他这身子…
所以,期盼着他能乾纲独断,大义凛然的训斥朝臣们一番,已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她内心依然期盼着,他能看在自己这些年替他受了那么多苦累的份上,在大臣们面前能帮自己把腰杆挺起来,能够给自己这个小妻子一次庇佑。
但是很显然,自己这个丈夫最后作出地决断将是舍弃自己…
那奏折她一字不落的看了,长孙无忌携三朝老臣之威,以太国舅之尊,口气狂横若训小儿一般…
作为皇帝陛下的亲舅舅,作为一手扶植他登上皇位的托孤大臣,长孙无忌自然是无比的了解自己这个丈夫。
如果这奏折上地语气稍微软一点,只怕他就会多犹豫片刻,但是当长孙无忌这个太国舅的口气硬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怕了!
李治看着不远处的琉黄的宫灯,语气有些纠结,也就越发显得虚弱“媚娘,舅舅这次,是在兵谏…”
武媚娘突然觉得一阵心凉,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凉意,从头顶,一直到脚底。
二十多年,三子二女…这,就是夫妻。
她笑笑,有些凄然,又有些无力的淡然,目光也转向那寂寂燃烧的宫灯“陛下,臣妾…明白!”
寂寞如我,空燃一生,却也不过落得灯烬成灰罢了!
待到青灯孤盏将至时,谁能救我?
萧挺带着一百三十八名牙兵步行赶到大明宫外时,长孙冲不知从哪里命人弄来了一面大鼓,此时正有一名赤膊壮士,正昂然擂鼓,声震九城。
大明宫的值守将士一个个刀剑出鞘,枪戟阵列,但是那目光中,却满是胆寒。
自当今陛下即位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动乱,而动乱者,却又偏偏是朝中半数以上的鼎辅之臣。
八百骑兵阵列于前,刀锋枪利,盔甲森严,怎不令人胆寒?
至于许敬宗等人,则早已默默退到一边,似乎是在闭目休息,也似乎…是在引颈待戮。
因为在刀枪面前,他们已经没有丝毫地反抗之力了。
目前唯一可以期待地,就是那个病榻上的皇帝,能够多少拿出一个皇帝地威严和男子汉的气概来!
一个男人,要是连自己的妻子都护不住,有何颜面身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