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零三章有人要反击(3/3)

之间,差不多有一百八十余公里距离,而且比较前两年来说,今年物价又有所上涨,所需要筹措的资金在二十二个亿以上。无论是瀚湖市、大宁市还是省财政,都感到巨大的资金压力。

“同志们都谈一谈吧?”

在张光明介绍完情况之后,廖庆开循着惯例征询班子成员的意见,目光落在常务副省长叶春林和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脸上。

纯经济建设的问题,其他常委一般不会发表很深入的看法。叶春林是主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柳晋才是与此事有关联的大宁市委书记,而且比较擅长抓经济建设,因此廖庆开主要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个是好事,虽然财政上面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还是应该考虑立项。资金方面,可以向中央求援。”

叶春林说道。

张光明不为人察觉的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他反对叶春林的说法,而是中央财政也很吃紧。打“上头”的主意,希望不大。

柳晋才想了想,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春林省长的意见。资金方面,估计还是要靠我们自筹。这条路在大宁市境内有大约七十公里左右,大宁市可以筹集三到四个亿的资金。”

这位还是严谨的工作习惯,上任数月,对大宁市的家底摸得比较清楚。

张光明说道:“瀚湖市方面,对修路热情很高,也可以自筹六个亿左右的资金,省财政可以挤出四个亿左右,如果中央财政能再支持一点,我看可以先立项了。”

廖庆开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看可以立项。请光明同志和省政府全面筹划好这件事情。”

“好的。”

张光明点头应诺。

廖庆开便环顾会场,准备做总结。

“廖书记,我有一点意见要说说。”

这个时候,省委宣传部长孔泽原忽然说道。

“泽原同志,请讲。”

廖庆开客气地道。

孔泽原五十三四岁年纪,脸皮白净,很有读书人的气质。周先生调任政研室副主任后,从中宣部空降下来的干部,平日与胡为民走得比较近。

“廖书记,张省长,各位同志,近来各地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不断来函来电,说是目前有一种很不好的舆论导向,有人试图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同志们都很气愤,认为必须要正本清源,好好驳斥一下这种歪风邪气,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孔泽原说着,眼光不经意地停留在柳晋才脸上。

柳晋才默默端起茶杯喝水。

廖庆开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们宣传部的意见呢?”

孔泽原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我们宣传部认为,既然基层大部分同志都有这个要求,那就不妨就这个问题,展开一次全省范围内的讨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