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零三章 求利敢误国
回到厢房,温荣想起婵娘与她说起的、关于袁家被定罪liu放一事,转shen询问李晟是否也知晓此事。
李晟点了点tou“琛郎与我、三哥提过,当时我们确实想暗暗查明此事,可又不想打草惊蛇。一味的避免引起太子和二皇子怀疑,畏首畏尾,故毫无进展,直到前几日才有了眉目。”
温荣抬起眉yan,约莫李奕和晟郎打算借此事激二皇子,只不知胜算大不大,这招要么一击必中,要么就只能再寻他法了,遂问dao“那袁家大郎是被冤枉的么,大理寺定的罪名颇重,若不能沉冤昭雪,袁家怕是再无翻shen的机会了。”
李晟dao“荣娘可知dao贪墨案里死的两人是何shen份。”
温荣认真地说dao“婵娘与我们说死者是寻常商贾,商贾曾重金行贿求袁学士办事,可后来事儿未办妥,袁学士又不肯退还钱礼,商贾气急之下扬言要告发。而且商贾不知从何chu1得来袁学士放利的账簿zuo证据。正因为如此,袁家大郎雇凶杀人灭口,想销毁证据。”
李晟摇摇tou“盛京袁氏是书香世家,历代清廉,只好收藏名画,gen本无闲钱放利,何来放利账簿被商贾拿到zuo证据威胁。那两名商贾是zuo东瀛和新罗国生意的,私下倒买卖三国之间的粮食和兵甲。”
温荣听了大惊,新罗国也罢了,毕竟新罗国是圣朝的进贡国,当初圣朝建朝十年,曾帮助新罗国大败高句丽和百济。甚至俘虏了百济的国王,从此新罗国对圣朝俯首称臣。两国本就有贸易往来。那商贾私下贸易只有避税之罪,可东瀛国…温荣忍不住皱起眉tou。
她曾听阿爷说过。十几年前东瀛国还有向圣朝朝贡,并且每隔两三年就会派遣使者和留学生过来学习和jiaoliu文化,当时阿爷的同窗里就有东瀛过来的留学生。但是圣朝不允许东瀛人在朝为官,故留学生无机会参加甚进士试,学成后也就归国了。
就在几年前,圣朝和东瀛的关系忽然jiao恶,高句丽转而同东瀛走的极近,高句丽的国主甚至将太子送到东瀛国zuo人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东瀛国开始储设军粮,修缮兵甲并各ju船舶,分明是在随时准备渡海作战,只是现在还未成气候,尚无动静。但是圣主和兵bu从未放松过警惕。
那商贾胆敢同东瀛国买卖粮食和兵甲,如此行为可视为通敌叛国。
温荣问dao“圣主知晓么?如此袁家大郎杀那两名商贾是情有可原的,照理可减罪,甚至改判无罪。”
李晟无奈地笑dao。“此事是被彻底的颠倒黑白了,袁家大郎gen本没有杀商贾,袁家仅仅是发现了商贾同东瀛zuo买卖,再通过此线索。查chu了商贾背后的人罢了。”
温荣错愕dao“难不成是尚书左仆she1赵府。”
李晟仍旧摇摇tou,yan睛却渐渐清亮起来。“不止尚书左仆she1府。”
温荣倒xi了一口冷气,如果尚书左仆she1后面还有人。那就只能是二皇子,二皇子继承了皇家血脉。竟然也能干chu通敌卖国的事情。
李晟端起果浆吃了一口,一gu甘甜和清凉直直地沁入心底,奔波一日的疲累登时散尽了。李晟一丝一毫也不打算隐瞒温荣“买卖粮食和兵甲与东瀛,可以获得ju大的利益。二皇子筹谋多年,单凭他皇子shen份得的俸禄钱帛gen本不足以支撑,倒买卖粮甲风险虽然极大,可相应的也最隐蔽和难查实,所以二皇子为了钱利铤而走险。”
温荣yan里闪过一丝痛se,二皇子这般自私狭隘的品xing和鼠目寸光的行为,是绝对不pei当太子、也绝不可能成为明君的,倘若真让他继承了皇位,圣朝危矣。
温荣愤愤地说dao“二皇子好生yin毒狡诈,他见事情败lou,便自己派人杀了两名商贾,再嫁祸给袁家大郎,如此非但令袁家断了线索,无法再查他们倒买卖粮甲之事,更除掉了异己,真真是一箭双雕。”说着温荣还担心袁府一家的安危,赶忙问dao“袁家未被彻底除掉,二皇子怎能甘心,袁氏被liu放后一切安好?”
李晟朝温荣安心地笑了笑“既然我和三哥都惊悉了此事,怎可能对袁氏放任不guan。袁氏一族是圣朝的忠臣直臣,三哥与我都希望他们沉冤得雪,重归朝堂。”
温荣这才松一口气“晟郎和三皇子现在拿到确凿证据了么。”
李晟笑着点点tou“荣娘可记得为夫前几日去找了杜学士,那日三哥摆宴为陈知府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