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的这句无意说的话的缘故,自那天以后,皇帝留瞩用饭的时间,有意无意的,就比之前多了些。
到了十二月。果然是如温婉猜测的那样,在过年之前,大理寺把很多案子办了。
关押的人,流放,坐牢。入官为罪婢,发卖的,无罪释放。案子落定,很多人终于把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有温婉的求情,有方大人的周旋,华大人发配到三百里外的一个军营里。相比别人流放三千里,到寒塞苦地服劳役,已经很幸运。华母、华夫人等几个华家的人。全都无罪释放。
梅儿把伺候华母跟华夫人的贴身丫鬟都买下来,等他们一出来,就给他们送过来。
本来梅儿是要让他们住在自己的陪嫁产业中,不过华夫人拒绝了。她之前就已经做了妥善的准备。
这回要住到女儿的陪嫁庄子上,让国公府的人怎么看她的女儿。她不能给女儿助力,但绝对不拖女儿的后退。
华夫人地看着两个庶子跟庶媳,语气严厉“你们以后如果老老实实,安分塌实地过日子。我也不是不能容人的。要是你们再跟之前不着调,也就被怪我心狠手辣把你们都赶出去。”现在家产都捏在她的手里,而且她亲女又是嫁到高门大户。几个庶子又不是傻的,以后面上他们得靠华母才不会忍冻挨饿,背后还得靠着妹妹才能不受了欺负。
与他们一家一样处境的人家,全都是三餐无着落,风餐露宿人经了这事。对嫡母都是言听计从。大儿子开始学着打理田产,华母拖人为庶次子谋了一个小管事的差事人都受了苦,这会看着嫡母早就有安排,一家人不用忍冻挨饿。
尤姨娘挑拨离间,没用了。
大儿子经历了这次的牢狱之灾。人一下成熟了…气重重地说了一通尤姨娘。责怪她为什么当初不答应让她记在母亲名下→生地断了他的前程。
“你,你这个逆子。”尤姨娘气得晕了过去。
大儿子又气又恼,可还是让人请了大夫,听着大夫说没大碍就走了。尤姨娘醒来,身边没一个人过来照顾,真病了。
华老夫人受了这么一场惊吓,回来就生病,等撑着见了几个儿子,以为撑不住,竟然硬是挺过了这个冬天,不能说是奇迹。
而牡丹,嫁过去,现在有了身孕。但是因为娘家出了事,也受到了波折。好在还有一个国公世子夫人的妹妹撑腰。否则,就算有身孕,说不定也会被王家扫地出门了。现在是巴不得把梅儿捧起来,可惜梅儿对她,很是厌恶,给的也只是面上情。
“郡主,郡主府传来消息,说尚宽、清照小姐正月成亲。七少爷问郡主,你有何要吩咐的?”古嬷嬷问着。不要怪古嬷嬷哪壶子不提开哪壶。主要是温婉表现得太过和善仁慈了。对着平家,又一直没表露出厌恶的心思。
尚水腊月二十六已经娶了亲,娶的是四夫人的族侄女;尚宽正月初四娶了亲,娶的是一个商人的女儿;正月初十清照出嫁,嫁的是一个商人的儿子。婚礼都是由国公夫人操办。
温婉面色一冷:“古嬷嬷,告诉七少爷,以后平家的事,他自己看着办。不用再来问郡主。”
等婚礼操持完后,顾妈妈进宫,跟温婉说,清照出嫁的时候,真真以温婉添了妆。
温婉听了笑了笑。
顾妈妈见着温婉笑了,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郡主,七少奶奶替郡主给清照小姐添了一对金镶玉手镯、一对宝石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