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三章发财方可立品(2/2)

魏征又写过一篇而后,这才搁笔,言:“请上谷公恕罪,魏某不喜在理公务时,与人闲谈。”

“但说无妨。”

魏征须默然一阵,言:“大丈夫非名利二字不取,吾不利,但却也想青史留名,以平生。

句丽人听闻李重九不将他们贩卖为,而作军后,皆是说不话来,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已是最大的恩典。

魏征听了恍然言:“孟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一任当思造福一方,魏某就算名,但是只要一片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何必在乎其他。上谷公一言真是令魏某恍然,真是惭愧。”

“记得。”

此乃是战国时李悝在魏国所用,乃是起到护农抑商之用,打击囤积居奇,防止米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说到这里,魏征顿了顿言:“李使君,我知涿郡上下都赞魏某乃是能吏,吏,事勤勤恳恳,每日除了只睡两个时辰外,皆在衙门事。若是他们知魏某乃是沽名之辈,是否会看清我?”

李重九心这位历史上这位名臣,原来是如此心思,难历史上这位大名鼎鼎的诤臣,乃是沽名卖直之辈?

说到这里,魏征言:“如此与李密当初待我又有何不同,吾一抱负无可施展,这郡丞我真不想作下去了。”

魏征胡须抖抖地言:“上谷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重九听了哈哈大笑。

李重九笑:“莫非魏郡丞为官只为了一施展抱负而已?”

魏征听后跃然而起,抱拳言:“就如此定了,上谷公君一言快一鞭,切不可反悔啊。”

,雁门二郡,此事由赵万三,陈克,事。

魏征抬看了李重九一,却不说话,继续批改公文。李重九碰了个,倒是一乐,当下亦是不客气,直接拿起魏征桌上的饮喝了起来,并看魏征改过的公文。

李重九,言:“今日魏郡丞为何不到?”

回到蓟县后,各官皆来到城外恭贺李重九大胜句丽,返回辽东,但却唯独魏征不到。

“诺!”魏征大声答允。(未完待续。。)

魏征长叹了气,言:“上谷公,还记得当初你召我时,你我相谈之言么?”

魏征言:“那时我与你说,我当时之所以舍魏国公,而投你上谷公,乃是李密不纳我言,我一抱负无可施展。下我到涿郡一年,蒙授郡守,本以为上谷公会以为我重,对我言听计从,没想到魏某所提罢酒坊,设义仓多次建议,上谷公皆没有采纳。”

李重九决定将这些句丽人,皆是编为军授田耕,但不必上税赋。上谷,雁门之地,可以植两季小麦,相信句丽人的日会比辽东过得更好,而他们所作的就是服役,一旦征召时,必须为军替李重九打战。

李重九看魏征也是一脸苦恼之,当下言:“我有位朋友曾与我说,为官一任当思造福一方。无数魏郡丞所虑如何,但你在其位,勤勤恳恳事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就是为了百姓造福,这又有何不可,无论是名,还是民,你说对吗?”

李重九想了下言:“魏郡丞说的有理,以往不设义仓,乃是担忧囤粮不够,下我新破辽东,夺得粮除了分给番人以外,足可支四万大军半年之用,军粮现已无忧了。既然如此,魏郡丞不妨将涿郡粮仓三分之二的米粮,用作义仓。至于三分之一米粮,用于平准籴粜之用。”

平准乃是稳定价,而籴粜法则是,丰年官方买米粮,灾年时卖米粮。

魏征揭开心结,当下言:“如此魏某更要持己见了,私设酒坊,用粮为酒,乃是糟蹋粮仓,轻民生,而不设义仓,将来天灾,百姓必然受苦,故而无论为己还是为民,魏某都必须让上谷公,答允魏某的请求。”

李重九见魏征一副担心自己反悔的样,当下哈哈笑:“正所谓发财方可立品,换作以往缺粮时,我尚不敢如此答允,但下吾粮草济济,魏郡丞就放手去吧!”

李重九来魏征府上时,魏征正披衣修改着公文。

李重九也不要下人禀报,便府言:“魏郡丞何必抱恙劳作。”

听闻郡丞魏征抱恙在家。李重九心底有数,当下在蓟县犒劳三军,而当夜自己却亲自来魏征府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