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一十七章安民养望(2/2)

注二:隋时灵丘县,相当于今日蔚县,灵丘县,原县一(未完待续。)

上又要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粮草不够用,而米商则乘机囤货,每年这时都要饿死一大片的百姓。李重九治下十万多百姓,那一自己的粮储备,仅仅勉维持兵卒够吃,不去民间劫掠罢了。当然这比其他各地反王已是抢了无数倍,更不用说王朱粲的军队了。

他们,则必须采用合纵连横之,遏制他们作势的速度。现在李密在自己多番信,讲述理下,一直迟迟没有南下攻打东都。只要李密一日没有攻打东都,在关中的隋军就不会东增援,而关中隋军一日不东,那么李渊就不敢从晋起兵直取关中。这相当于多米诺骨牌,比较历史上,李密已推迟了半年,没有攻打东都,那么李渊也无法从晋起兵造反,那么夺取关中的计划,也会比历史上大大推迟。

周旭没有看到李重九脸上的忧虑,反而是兴致地向他介绍起希望蒙馆的事宜。希望蒙馆开办已有一年半了,基本完成了对怀荒镇内番将的汉话基础培训,简单汉字认识的工作。而对于那些读书的孩童,也是教习韵书的教谕,以及千字文,论语等的背诵,训诂,还有基础算术培训。

“但是法纪不可违,若是人人都是如此,灵丘县的荒地也就没人开垦了,到时候你们明年一样会饿死,只是早死晚死的区别,来人一律拖下去鞭十下,老弱妇孺减半,刑法之后,并再给他们小麦的,若再犯刑法加倍。”

说罢李重九转离去,后就传来剥衣服,的声音。听着那一声声的惨叫,李重九面,忍耐了半日之后,方才长叹一声上而去。

注一:新唐书王窦列传,十三年正月,筑坛场于河间乐寿,自立为长乐王。

大业十三年的正月,过完年后,李重九率领草原骑兵踏着积雪,从飞狐县取灵丘县,返回草原。路途间经过灵丘县时,随路可以看那件衣衫褴褛的百姓们,犹如山间野人一般在雪地里走动,不少人甚至连鞋都没有,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李重九闻之立即命王汉将这些百姓抓来,王汉当即带着几百骑兵,到收罗。之后他带着兵卒一气抓了三十几个领了小麦,却私自将他们煮的百姓。李重九转看去,只见自己发下去的,这一个缺了半边的瓦锅里正冒着小火炖着,瓦锅里的米粥已是煮开,正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

一年不见,怀荒镇更已是大不一样,在城北的草市,现在已是发展成为一座丝毫不逊于本城的附城。据周旭叙述,在这里四方的胡商汉商超过三千人,甚至连来至西域,句丽商人也有。就算是冬季怀荒镇的市集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一旁三十多名百姓手脚上都牵了绳,看着一旁的番军个个吓得都是双。李重九见此长叹一气,言:“百姓吃不饱饭,是我父母官的责任,我有愧于你们。”

若非有怀荒镇的财政支持,李重九这次南下用兵大规模开支,也就不能够维持,这座城池建立不到两年已是给李重九带来源源不断的支持。不过李重九闻此却是多了一份忧,怀荒镇于突厥,刘武周势力的前线,一旦开战,这里就会于前沿,到时候岂非大大破坏了李重九现在最大的财政收

数日之后,李重九率大军抵达怀荒镇,稍事休息。刘易,周旭,姬川这三名怀荒镇的文官,以及昙宗,立即来拜会李重九。众人也是久别重逢。

但是李密现在没有回信,但这时草原上那帮长老们又开始急,李重九也不愿意将这关系得太僵,于是安排好上谷郡的驻军防务之后,即率军返回草原。

而百姓们看到官军,都是纷纷躲了起来,李重九心觉得奇怪,当下命王汉前去查探,之后得知原来这些灵丘县的百姓,这手刚刚拿到官服发到他们手中的小麦,转一个背就将这些,都吞咽肚中果腹。

周旭不知不觉已是乐在其中,了周校长的乐趣,他觉得可以扩大教学的规模。周旭甚至向李重九提蒙学,小学,郡学,这三个一级级晋升的学院。理由是李重九现在已成为一郡郡守了,不可再以怀荒镇区区一偶之地兴办教育,也要扩大学生的规模和人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