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个基本上就照搬了西方的体系,结合汉语地使用习惯,编写了一份标点符号方案。
在简体字、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以外。叶枫还写了一篇关于白话文的说明,而他翻译的那些书籍,都使用了现代白话文的表达方式。
这四篇文章放在一起,编成了一个小册子,起了一个很直白的名字《通俗语言》。
还有两个问题叶枫没有写,一是汉字竖排和横排。
从习惯上来说,他已经接受了横排,曾经看过一些线装竖排的书籍,很难过,容易发晕。不过,这应该是习惯地问题。
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各有优缺点。横排是字母文字的唯一出路,因为字母文字横向比纵向窄,横排更紧凑。
对方块字而言,横排竖排区别不大,大部分人认为竖排在电脑上阅读很不方便,那是因为现在的电脑都是横排,如果换成竖排,比如纵向页宽等于屏幕高度。实质上也不会有差别。
如果说眼睛活动规律的话,叶枫也不觉得左右活动比上下活动更灵活的说法就是正确的。人看横物则从左到右看,比如躺着的人;看竖物,则从上往下看,比如一个站着的人,似乎也没有区别。
唯一有区别的,大概就是人地视野,横向视野要比竖向宽,所以看书常有一目十行之说,而看竖排书,人们通常会觉得更有味道,从容等等,似乎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横看比竖看要快?
总之,叶枫不能确定横排比竖排要好,这个选择,他打算留给中国人自己去做。
还有一个问题是白话文的语法,叶枫不认为自己短时间能整理出来,所以就放弃了,好在他翻译地书里面,也有语言学,可以留待国内的人自己去学习、去研究。
徐荣村看到简体字和凡例地时候,当时就呆住了,半天没有说话,最后注视叶枫,叹息道:“此物一旦公布,不亚于长毛起兵,必将掀起悍然大波。”
“徐先生不用担心,”叶枫知道这样的东西一旦公布,会引起怎样的反应,就算是半个世纪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得都如此艰难。叶枫这些一步到位,大部分内容要到一百年后才能实现的变革,一定会遭到晚清士人的抨击、抵制。
“这件事你只要在背后提供支持,所有公开的事情,都交给霍普来做,有爱棠先生支持,应该没有问题。”叶枫道:“所花费的钱,我会加倍给你们,我地要求是,影响越大越好。”
存在即是合理,这些东西能在后世出现,起码说明了它们有优点,叶枫相信,只要这些东西出现了,慢慢的,总会影响一批人地。
徐荣村犹犹豫豫地答应了,长叹一声,道:“叶先生,我不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我只是看到欧洲的学校,想着让更多人识字,总是好的。”
爱棠对这本小册子很感兴趣,他提出的计划更加大胆:“我认为,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你知道,法语是欧洲贵族通用语,我觉得应该在中国推广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