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杨荣松说的这些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地。不过他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他还真是碰了几回钉子。
有了陈兆军这句话,杨荣松放下心来。他知道,陈兆军在这方面比他这个市委书记可是有能耐多了。估计这也是当初他上任的时候,上级让他多配合陈兆军工作的原因:“小陈!该怎么做,你放心!前方有你。后方有我,你把前面的事处理好了。后勤的事交给我来办,好歹我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市委书记,处理一般地方性的事务。还是很有经验的,怎么都不能让一般的地方性事务拖了你地后腿!你只管放心大胆去干!这两天我就安排几个副市长开个会,把工作细分一下,让他们各管一摊,就按你说的,谁要干不好,我处分谁!我就不信了,这么多个副市长,还能管不好手底下那点鸡毛蒜皮的事?”说着,杨荣松忽然想起了什么。献宝似地对陈兆军说道:“哎!对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前段时间,洪都的许董事长和富士重工地长门总裁,总共给市政府捐赠了七十辆洪都斯巴鲁轿车作为警用!你看这些车辆该怎么分配一下?我们市委的几辆车确实不太行了。能不能拨几辆让我们先用着?”
陈兆军一听这话,刚开始还满心欢喜的。想着有什么好事。结果一听杨荣松这口气,敢情这车还没到手,市委就要扣走几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犯得着这样商量吗?
“杨书记!这事啊,你就看着处理,给几个职能部门配一下,淘汰下来地车,交给派出所,剩下的交给公安局,让他们搞一个110警务中心,彻底把我们万宁市的治安工作抓起来。有了这些东西,他们要是再干不好活,我得换公安局长!再说了,您是一把手,以后这事啊,您处理就得了,用不着跟我商量!就像您说的,我负责前线,你处理后方,咱们俩配合,我就不信万宁搞不上去!”
…
陈兆军回来以后,杨荣松的日子好过了许多,按照两人的约定,他算是彻底不管前方的问题了,爱怎么怎么着,反正陈兆军有本事,让他干去。不过,对于那几十辆车,他还是很有兴趣的,连着几天,他都在统计着:市政府那一块,他是不想管了,有车用没车用,那是陈兆军的问题,他相信陈兆军不会委屈了政府那帮人。但是市委的几辆车确实该换了,都六七年车龄地老车了,车况都不怎么样,他查了一下维修记录,发现费用真的挺大,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换了!然后人大、政协那里,也得换几辆车,还坏也得交代得过去,车牌号还得往前排,否则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的老脸一挂起来,他也不好看。接下来,陈兆军交代地110务中心的事也得赶快办,确实,按照目前万宁地发展速度,用不了两年,流动人口的数量恐怕就会大于本地居民的数量,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将会对万宁的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是当务之急,防范于未然总比临时抓瞎的好。
在市委办公室里,杨荣松揣摩了好半天,分配方案基本成熟,伸手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胡副市委书记:“小胡!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胡副书记答应得很快:“好的,杨书记!我马上到。”在万宁市做副书记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于胡副书记而言,这一段时间,他忽然轻松了许多,一方面是有了这么一个强势的市长,上级还给加强来一堆副市长,凑两桌麻将都够了,另一方面则是杨荣松的工作能力,也使得他的压力大大地降低。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让他觉得清闲了起来。难得杨荣松安排他做点事,他当然动作麻利,人闲久了也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