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是负责潜艇官兵的政治思想,对于陈兆军,他管不着,还必须得听陈兆军的。其实吴政委也不愿意待在小会议室里,但是他清楚,他们是中国海军。他们现在正处在外国的军舰上,虽然是获得了部分许可,但毕竟是偷偷摸摸上来的,他的确担心出事。而且在他看来。他是政委,他必须要把关的。
最后,吴盛林没办法,之后咬牙没再过问这件事。大家都在艇长的安排下,很迅速却有很小心地收拾好垃圾,大开会议室大门通风,一个一个来到甲板上。
在甲板上。一众官兵们高高兴兴地用陈兆军之后拿来地碗勺喝着汤,惬意地吹着海风,看着远景。他们知道。这样的机会在到达海参崴之后。就再难得了。因为之前他们就已经收到消息。要在苏联核潜艇洞库内进行封闭训练,直到训练完开回来为止。根本没有到外面看一看的机会。
吴盛林政委碍于陈兆军在,也没好说什么,只是很小心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免真地出现什么意外了。其他官兵要么是懒得管他,要么都不会给吴盛林好眼色看,在过去的一天一夜里,大家对于这个凡人的苍蝇都已经受够了。
半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官兵们很有秩序地回到了小会议室,又恢复了原先地模样,中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不过,由于陈兆军这次这么一搞,使得小会议室的空气清新多了,而且大家因为肚子里有热汤的关系,被颠簸得也不那么难受,对陈兆军这个“英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参与这次任务地官兵都知道,这次能去开苏联的核潜艇,几乎完全都是陈兆军的功劳。而陈兆军不是军人,虽然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挂有一个职务,但他更多地是在从事他地商业,能够帮国家搞这么一条核潜艇回来,这该是多么大地功劳啊。因此,陈兆军在这群官兵眼里,已经被提升到了“英雄”的高度,在刚接触地时候都用很敬畏的目光去看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而现在,对于陈兆军的体贴入微的行为,则更让官兵们感动不已。
…
又经过了一夜的航行,补给舰到达了海参崴。西罗诺夫这边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补给舰刚刚停靠妥当,补给舰的全体苏联水兵都接到立刻离船休息的命令,很快便将整条补给舰的苏联官兵全部清空了。
在苏联的水兵们都离船之后,在西罗诺夫秘书的安排下,中国海军官兵们迅速地离开了会议室,下船直接进入早已经预停在补给舰船坞旁的卡车里。
整个过程非常短暂,别说船坞旁没苏联水兵,就算有,也肯定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卡车就开走了。
卡车是直接开进港口的潜艇洞库中,苏联潜艇洞库非常宽大,而且现在是非常时期,洞库早已经没有什么人活动了,因此,洞库便成为了最佳的训练场地。
在卡车进去之后,洞库的门直接“咔”地一声关上了,这一个声音宣布了这一群官兵以后将要在这个洞库中进行为时一两个月
日的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