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军驱逐舰上的舰载HF/DF
频定向仪,首先捕捉到日军潜艇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信号频率。
据截获的敌人通讯频率,位于其它方向上的
军驱逐舰的HF/DF
频定向仪也
上调整到该频率上,从而得到
叉方位线,这就能提供非常
确的日本潜艇位置,至少可以缩小反潜搜索的区域。
军警戒驱逐舰,立即向探测到的方位以20节地
速驶过去,然后又减速到15节,在距离目标方位3000内使用声纳
行
一步的
确探测。(注:航速
过18节。自
噪音过大,声纳探测将打折扣。)
“话是这么说。但我始终有些心绪不宁。”蒙特又踱步到指挥室地舷窗前,向太平洋黑夜的远望,当然除了漆黑,他是不可能看到远在海平
面对军突然发难地驱逐舰。本来以为可以顺利穿越防线的日军潜艇,为了避免被对方的声纳探测
准确的方位,于是纷纷上浮贴近
面,以最大的航速,向
军驱逐舰后方迂回。这
快速突防的作战方法,是日军向德军学习而来的,毕竟
面是声纳探测的盲区。可惜的是,
军反潜的手段不仅仅是一两样。日军潜艇地上浮,必然导致其潜望镜甚至指挥塔
海面,而这就成为
军驱逐舰上另一样侦测仪
。安装有CXAM天线和PPI指示
的SK雷达的搜索对象。这是一
长的探测雷达,能在5000码
发现完全>。。2800码
正是蒙特远望的这一刻,海中的战斗一即发。日军从三个方向合围过来的5潜艇,在顺利到达距离驱逐舰5000米,正在庆幸将要成功越过对方,互相联络准备发动攻击时。
军在西面警戒的驱逐舰率先响起了战斗的警号,短暂而连续的呜鸣声打破了太平洋黑夜的宁静。警号只响了十多秒,就停止了。因为噪音会影响声纳地工作,不过这已经足够让
军参战的各方人员得到警报。
“报告将军,还没有。”同样焦急的佩斯特上校一边机械地回答蒙特的询问,一边抬
看了看天空,看见升到
空的一
弯月,透过云层,向太平洋的海面洒下了几缕银光。
“侦察机和警戒潜艇发现日军潜艇了没有?”这是蒙特今天晚上第三次向情报官兼副官的佩斯特上校主动询问,虽然是布下了陷阱,足了防范功夫,蒙特还是有些坐立不安,少有地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舰桥指挥室中来回踱着步。
战列舰这样大的猎,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心动,从不同方向在海
中跟踪了
军舰队一整天的几艘日军潜艇的官兵,这时都尽量放轻自己的呼
,因为他们这时都
到距离
军警戒驱逐舰24000米的海域。在这个距离上,已经达到日军潜艇所使用的93式鱼雷的最远有然也逐渐
近到
军驱逐舰舰载声纳的探测范围。不过几艘日军潜艇的船长都没有急着发
鱼雷,毕竟他们今天晚上的目标不是驱逐舰,而是位于警戒驱逐舰
后10000的“依阿华”号战列舰。为了发挥鱼雷的最大威力及提
命中率,必须
近到距离战列舰8000的地方才发
鱼雷。也就是说,日军潜艇要巧妙地越过
军四个方向上的警戒驱逐舰,对于日军官兵来说,这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事,机会只有一次,难怪他们这么
张。
“依阿华”号战列舰。
然鱼雷载弹量只有两枚,但不要忘记,日军鱼雷的威力和发速度及
程都是二战时首屈一指的。(如果有玩过“大海战”这个网络游戏的读者,自然会知
日军鱼雷的厉害程度。)
“将军请宽心,贪婪是日本人的天,我相信日本人不会错过这样的大好机会。”弗朗西斯准将仿佛对自己的计算很有信心,
言安
蒙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