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的请求。
十五分钟后,美特混舰队的20艘驱逐舰围绕潘泰莱里亚岛行驶,由弗朗西斯起草的劝降书,从盟军战舰的扩音器中不断播出。要求意大利守军放下武器,从地下掩体中走出来,接受无条件投降,盟军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半个小时后,岛上残存的1。1万意大利守军,在意识到自己完全陷于孤立绝望的境地时,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举起白旗,从地下掩体中走出来,聚集在海岸上,向盟军投降。
盟军驻阿尔及尔的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将,在接到蒙特的电报得知意大利守岛军队投降的消息后十分高兴,这比他设想中的攻占时间还要来得早,遂命令蒙特作为盟军方面的最高受降军官,接受意大利守岛官兵的投降,并命令盟军搭乘登陆人员和重建物资的登陆舰队从突尼斯港出发,前往接收潘泰莱里亚岛,并尽快重建岛上的机场,为盟军下一阶段的战斗作好准备。
15日的傍晚,一艘小型的交通舰停泊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巨大的舰船旁,意大利潘泰莱里亚岛守军司令及主要人员登上了“约克城”号。蒙特-克拉克准将在自己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简单的受降仪式,接受意大利1。1万名守岛官兵的正式投降。至此经历了五天四夜的夺取潘泰莱里亚岛,代号‘前奏’的海空战斗,以盟军几乎没有付出代价的情况下顺利攻占,‘前奏’之战堪称完美的典范战例。此战进一步确立了航空母舰在盟军战舰中的突出地位。证明了先夺取制空权,再夺取制海权,从而攻占陆地,进而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的战略战术思想在实战中的可行性,为盟军日后攻占欧洲大陆及在太平洋上蛙跳作战,大大缩短战争进程,提供了理论及实战的基础。此战也让盟军的高级将领们,见识和认同了蒙特的指挥才能,为蒙特日后的将星之途增加了必不可少的筹码。
两日后,美第88特混舰队再次穿越突尼斯海峡,在一片汽笛长鸣声中,以凯旋而回的胜利者姿态,驶进了突尼斯港口。特混舰队将在港口逗留一个星期,接受飞机弹药燃料及食物等各方面的补给,并进行必要的战舰战时维修保养,为日后的战斗作好准备。
作为突尼斯光复后,盟军第一支驶入的大型舰队,特混舰队在港口入港时受到了隆重的欢迎。无论是突尼斯的各界市民代表,还是盟军驻守部队的高级将领,对舰队的到来都表示出极大的兴奋。欢迎的人群把港口围了个内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想亲眼看看那巍峨大山一样的战舰雄姿。
“我代表驻守突尼斯的盟军官兵,欢迎特混舰队的到来。并对特混舰队取得的骄人战绩,表示祝贺。”在港口码头上迎接特混舰队的是驻突尼斯空军总司令特德上将,一身美国陆军将军服,是个高瘦的光头,面上带着英裔美国人特有的那种幽默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