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肯定地。
所以,李世民这三天以来,也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以一个什么样的法子达到自己理想的结果。如果按照正常地章程来办事,整个大唐的上层结构都会像经历了一场地震一样,变得混乱不堪无法收拾。到时候人人自危朝堂大乱,不知道还要经历多久才能平息。登基之前就爆发了朱雀门爆乱,好不容易获得了片刻安宁一切归于正轨,现在又要乱起来。李世民可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而且,这样的案件越审,能牵扯到的人就会越多。到时候说不定所有皇族全都有关系,所有官员也因为与这些皇族贵戚们过往甚密而被拉下水。倘若出现这种状况,那可就真的是一片白色恐怖,天下大乱了。
考虑思索了三天,李世民终于下定了决心。
朝堂之上,一向集思广益纳谏如流的皇帝,这次一反常态,谁的意见也没有问。因为李世民知道,每个人针对这件事情地看法,都会不太一致。争议起来,肯定没完没了。犯案对象是根深蒂固的皇族贵戚,是功高社稷、门生故吏遍军中的大将军,谁也不敢接手审这件案子。谁接,谁倒霉。
现在需要的是----拍析定案,乾坤独断。
“这一次的谋反案,朕亲自审理,并下判。”李世民说出这几个字来地时候,所有臣子的身体,都忍不住轻轻地颤抖了一下。看似容易的一句话,想要说出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魄?!
“按大唐律,谋逆与意图弑君,乃十恶不赦之罪。李怀光与那些皇亲国戚们,都要死,并诛连。”李世民说道“可是这一诛连下来,可能朝堂之上要空去一大片,连朕都要人头落地了。”
本来是一句调侃的话,可是李世民却说得很严肃,因此没有一个人敢笑。大家都临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出。
“朕,正打算重振朝纲的时候,他们给朕来一次密谋造反。说实话,朕真的很生气,很失望。同时,律法森严,也饶他们不得。但是历来,律法也不外乎人情。”李世民话锋一转,说道“皇族谋叛,这是朕的家丑。朕若是杀了他们,无异于向天下人昭示家丑。李怀光为大唐征战四十年,大小战功不计其数,在军队里威望极其卓著。朕若是杀了他,战死的沙场的大唐英烈们,会痛恨朕;数万朔方将士,也会心寒。因此,朕也不会杀他。功过相抵,贬李怀光和徐庭光为庶民,流放岭南。主谋隋王李迅和荆王李选,剥夺王位贬为庶民,罚没所有家资,流放岭南。其余涉案的皇亲国戚,同李迅与李选例。其余附从的人员,贬庶民,徒刑三年。”
皇帝的旨意下达完了,众人又惊呼了一声----这样重大的一场谋反案,居然一人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