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走向现实的乌托邦计(5/5)

样高的要求。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根本无法在地面进行测试,必须装上验证机,上天测试!

谁能保证自己设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绝对没有问题?

初期设计产品,必然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设计错误,每一个错误,所带来地都是验证机坠毁、发动机爆炸等灾难性结果。

这样的研制。就是美国这样超级富有的国家,不是迫不得已,他们也不会如此烧钱!

美国搞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直在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断断续续。在苏联也在研制的时候,美国立刻启动研发机器,不惜工本的研制。国际形势稍一缓和,他们就马上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停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因此,即便他们已经搞了几十年了,验证性发动机作了一大堆。飞行试验也先后进行了上百次。

但美国始终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思路,时断时续,又常常从技术进步中确定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不同地设计要求,影响到研发公司的研究方向。

非洲基地的初期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之后有了超级计算机,研究进度快了许多。

动力部门的研究人员们用了尽可能多的模拟演算。来确定最终的实际方向,采用了变几何进风通道的设计思路,来全力攻关。

这十年来,虽然他们一直没有推出实物,但与此相关地技术障碍,都得到了一一的解决,积累了关键的技术。

最终让超燃冲压发动机小组,获得支持地还是光电混合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到来。

超乎寻常的模拟真实能力,让研究小组可以抛开算法难题,直接赋予发动机模型相关的数据,构建一个近乎于真实的发动机。

不同条件气动环境下,发动机地变化,都清晰地摆在研究人员的面前。

长期停滞不前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小组,顿时恢复了活力,每天近十次模拟风洞试验,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珍贵地技术参数数据,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在发现问题、改进中,快速地进展着。

现在所差的,就是一次实际飞行测试!

经过了成千上万次模拟风洞测试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其研究小组都一致认为,虽不敢说一次成功,但通过发现问题,尽快改进,并拿出更可靠产品的信心非常足。

“既然是这样,我也没有意见。”汪工沉默了一下,开口道“不过,我认为,不宜进行全尺寸验证,先做一个缩小比例的试验型发动机,就足以验证相关数据了。这也可以节约大笔经费。还有,小尺寸的验证发动机,我们也有把握来完成,要是一来就上全尺寸,说实话,我们也有些发…”

“那是当然!”杨科维奇笑道“老板接的活,是小卫星发射。我们总不能用一百来米长的超大型空天飞机,来发射只有一百来公斤的小卫星吧?老板的意思,是做一个十比一比例的缩小尺寸验证机,在国内进行实际测试,及时反馈数据,争取在一年内,达到初步符合要求的地步。”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超燃发动机项目小组的实验室。

孙老正在里面,亲自主持着最新的研制工作。这次不光是在进行风洞测试,还结合了机体研制部门的成果,进行总和测试。

看来,前几次的测试效果肯定很理想,项目小组的劲头十足,居然开始了整合测试。

孙老盯着眼前的二十一英寸液晶显示屏,眼睛一眨不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