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上清楚的记录着这些天上课的内容,还把各项内容分门别类的归纳总结,例如‘饮
类’,‘休息类’,‘日常类’等等,类下列条,条下再分目,用‘一二三四’编写整齐,一条条一句句都清楚明白;大约是因为识字不多,半篇都是错别字,不是少了笔画,就是错了边框,有些地方还画了几个好笑的小图,例如给长辈布菜时,袖
当如何卷,卷起几寸,明兰估计是写不明白,索
就在那一行字旁画了条短短的小胖胳膊,上面的衣袖略略卷起,然后用箭
注上详细的说明。
孔嬷嬷的培训班很人化,辛苦学了十天后她发话让休息一天,刚好又赶上个好天气,华兰领
带着如兰明兰去园
里玩,同样也休假的孔嬷嬷则到寿安堂找盛老太天唠嗑。
“你没的又扯,不过教了几天规矩,竟教
个大智若愚来。”盛老太太笑着摇
。
随着培训班继续开展,与学习成绩步成反比的,是直线上升的姊妹矛盾,越到后来墨兰
“怎么说?”老太太很兴味。
盛紘为人慎,颇有心计,后得盛老太太教养,心
开阔,目光长远,他知
这官要
长久,必得耳聪目明,知己知彼,这几日他时时借机讨教孔嬷嬷一些京城故事,孔嬷嬷看在盛老太太面
上,也把京中权宦贵胄复杂隐秘的关系挑
系不大的略略说了。孔嬷嬷几十年混迹于
内院,往来之人大多是社会
层人
,见识自也不凡,几次谈话下来,盛紘受教不浅,几乎将孔嬷嬷当自家长辈了,恨不得把她留下才好;无奈孔嬷嬷惦念故乡,
辞不肯;盛紘也只好作罢。
盛老太太依旧不信,笑着摇:“明丫儿才识得几个字?如何记得了?你又来诓我。”
“到底是里来的,就是有能耐;这不打不骂不红脸的,就把这几个丫
给收拾了。”王氏啧啧连声的。
孔嬷嬷缓缓的:“我瞧这丫
不糊涂,定能明白你的苦心。”
孔嬷嬷放下茶碗,笑:“我也问过六姑娘,她说有些字不会写,就先记个符号预备着,回
去查了《字汇》和《正字通》,再补上;…你别当她是混涂的,我细细看了看,这些个歪歪扭扭的符号都有讲究,自有她的
路,一丝儿也不差。”
…
老太太看见里还有几个奇怪的符号,指着问孔嬷嬷:“这是什么?瞧着不像字。”
“都是托了母亲的福,我听说孔嬷嬷在京里时,一般的公侯之家是请不到的,你可不能在她面前摆架,倒叫人家笑话我们没见识。”
“我怕是小看你们家六姑娘了。”孔嬷嬷坐在炕上,和盛老太太隔着炕几而坐。
“你若不信,且着人把她那册取来瞧便是。”孔嬷嬷
。
孔嬷嬷掀开茶盖,轻轻拨动着碗里的茶叶,:“你别不信…这几天教下来,你家大姑娘还好,聪明伶俐,一
就通,无非耐
欠了些,五姑娘也不说了,人小好玩也无可厚非,四姑娘看似柔弱,实则要
,非要
撑着学。你也知
,那些
磨人的规矩原就不是小孩
学的,人未长开
量未足,许多动作
本施栈开;四姑娘
要逞
,光昨儿一天就摔坏了四个茶碗两个碟
,布菜的时候还掉了筷
。”
盛老太太也起了童心,立刻叫房妈妈把明兰的随书盒
取来,房妈妈问崔妈妈要来了书篮
上去,老太太立刻把那竹编的四方篮
打开,里
果然整整齐齐的放着笔墨砚台,另一个小巧的厚白纸册
,老太太翻开一看,大吃一惊。
盛老太太略略翻了几页,觉得又好笑又好气,越翻到后面大约是内容多了,明兰还用红细线在重要
细细的注上记号,房妈妈凑过
去看了
,失笑
:“我说那日丹橘向我要朱砂呢,原来是给六姑娘派这用场的;这
好,到
都写的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字,瞧着人
,这注了几
红的,又显
又明摆,咱们六姑娘想的好主意。”
明兰也不发呆了,女孩儿们似乎突然间温婉端庄起来,说话大方得,行为举止
风拂柳,看的盛紘大为满意,连着夸了好几天,连王氏也真心尊敬孔嬷嬷起来了。
老太太默然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日
好坏不在富贵,她若能想明白这一层,将有舒心的好日
可过。”
盛老太太听了,不说话,摇摇,孔嬷嬷瞥了她一
,嘴角一弯,又谑声
:“只有你那宝贝六姑娘,瞧着不声不响的,却一上午就把这关节想通透了,
天下午就带了笔墨纸砚来,也不来凑着我罗嗦,只把我说的
的及纠正华兰墨兰的,捡了要
的一一记录在纸上;我偷
瞧了瞧,嗯,很是不错。”
孔嬷嬷把茶杯端到前,细细观赏,悠悠的说:“我原先只当这孩
厚
老实,人却钝钝的,没曾想竟走了
,原来是个大智若愚的。”
老太太看的有些傻,又望向孔嬷嬷,只见她笑着摇
,叹着:“我当初在老尚
那儿学东西时也摘过小抄,可也没这么好的,规整的这般细致清楚,足见她脑
里想的明白,想必将来行事也
利
净,且她
又温婉和气,唉…可惜了,没托生在太太肚
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