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各地的血站、采血点,毕竟他是去收购血浆的,这个身份可以掩护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些情况。”
嘉辉转头对杨放说:“师兄,帮个忙吧!”
杨放想了想,这对自己也没什么影响,也就同意了。
接下来,四个学生就以师弟师妹的身份跟着杨放在豫东南一带的城乡出没。
每到一个血站,几个人假作好奇地四处拍照,那里的工作人员看在杨放份上也都没在意。
有时候,他们也让杨放出面,以检查质量的名义做血样抽查,从而采集到了一些献血者的血浆标本。
随着走访的地方越来越多,从原来只是听说到亲眼看到很多地下血站的违规行为,又看到农民卖一次血浆才拿到四十块钱,有些农民为了多赚点钱就天天连续不断地卖血,甚至到了脚耙手软走不动的地步时,杨放也被深深地触动了。
他也积极地加入了调查的行列,他向公司总部申请做艾滋病病毒检测,总部没同意,只让做抽查。抽样结果中并没发现艾滋病,但是同时做的乙肝、丙肝检测,却发现卖血者的感染率在20%到50%左右。
这一结果让他慢慢相信了芳华所说的问题,他发动公司的同事们帮着在豫东南各地采集了很多血样。
嘉辉已经打电话给梁主任,说了自己这一行的发现,梁光明主任听说后很支持他们的行动,并让他们把血样带回华西,他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来帮他们做血样检测。
杨放还在和血站人员的接触中了解到,之所以今年开设了这么多血站,是因为该省卫生部门的一名高官提出的一句口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内靠图章,外靠血浆”意思是多盖图章批准成立大批血站,然后以本省的人口资源优势获取廉价而大量的血浆。卖给生物制品公司赚钱。
据说该官员还带团前往美国,联系国外的生物医药公司,准备把血液制品销往国外。
芳华听说后气愤的说:“什么造福一方,我看是为祸一方;他不过是为自己捞政绩和好处罢了。”
不过,芳华也因此明白这里的事情要靠他们本省是不可能解决的了。现在,她也没好办法了,只有希望回到学校后能得到梁主任这样的专家的支持,再往中央的卫生部门报告吧。
四人提前一周返校,上火车的时候什么土特产都没带,一人提着一箱血样,一共上千份,取自三十多个血站和杨放公司收的血液制品。
回校后,这批血样立刻做了检测,除了同样发现极高的乙肝、丙肝阳性率外,初查发现了两例艾滋病抗体阳性,经过再次实验用免疫印迹法证实无误。
这一情况让梁主任也深感问题严重,他让嘉辉和芳华把所有的照片和材料整理出来,给国内几位著名的传染病学和病毒学的专家教授们发去了私人信件,通报了这一情况。又将四名学生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介绍给《中国医学论坛报》,并很快在头版得到了发表。
很快,几位知名专家也都纷纷来电话,决定一起联合奔赴河南实地考察。梁主任也向校方做了汇报,并得到了时院长的支持,组织了一支检验小组奔赴河南。
芳华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只有寄希望于各位专家的影响力,让这些问题得到曝光,也许还能早点采取措施制止惨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