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的很多病人都不愿意接受医学生的检查。特别是见习医生一上来一大堆,这个问完了那个来查,的确是很烦人的。在附属医院里,这
拒绝现象目前还只是少数。
同学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断基本知识、技巧的学习,就可以和这些标准化病人见面了。郭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尊重这些为医学教育贡献的普通人,同时也要珍惜和他们学习的机会。因为学生和他们
的每一分钟,学校都是
了钱的。
他给大家介绍了过去上诊断课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大课,学生相互之间练习,教学录像也较少。很多学生是在临床实习后,才真正学会了医生的基本功——问诊和查。
而且也不用学生之间相互练习,每个学生都是在经过训练的“标准化病人”上,一对一地
行问诊查
的实践。
年级会议结束了,兴奋的同学们纷纷议论着离开了教室。对新鲜事的好奇,使得很多人都对今年的诊断学充满了兴趣。
是摒弃传统的诊断学教育模式,引标准化病人教学。
情况,他请内科主任杨锦新给同学们
介绍。
郭老师等她过来,就给各位老师介绍:“这就是林芳华,是我们年级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标准化病人在学习训练期间就是时薪15元,和学生陪练时是30元时薪,而某些担负特殊
检任务的标准化病人,时薪最
可达50元。
等大家都懂了标准化病人是怎么回事,住院总朱丹
医生又介绍,今年的诊断学教学除了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也会在其他方面
调整,如增加更多的教学录像、增加病房见习的时间等等措施。
杨主任又让大家看了一段国学生和标准化病人
行诊断学教学全过程的录像。虽然听不懂很多医学术语,同学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芳华看了一会儿后,也不由慨,发达国家就是注重法制、条令、规章制度啊,而且每一项都细化得很
。一切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查。这的确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地方。
杨主任和朱丹老师也都微笑着夸奖着芳华。
这个工资标准,国专家还直说低了,但在当下的中国是相当
的
薪了。甚至在十几年后也不算低了。要不是
方提供资金赞助,学校还真难以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
就这样通过和标准化病人的互动,让医学生们学会正确的问诊查方法。临床上真正的病人是不可能这样来陪练,也没有能力判断学生
的好坏,也就难以让学生的诊断能力得到提
。
芳华能说不好吗?当然不能!不过,这次教改也的确是一次很有魄力的尝试。
习惯上课前和学生相互鞠躬问好的芳华,又给每个老师都鞠躬敬礼打招呼。使得几位师长更是对这个礼貌的学生多了几分好。
但以后随着文明的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权等各项人权。而执业医师法实施后,
这标准化病人,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经过训练的健康人。他们并不懂医学知识,只是将标准病案上的病人资料熟记于心。在和学生的练习中就起到陪练的作用,可以表演规定的症状
征。可以说是一
特殊的演员,但他们同时也是考官,在学生问诊查
过程中,暗暗记下学生的失误,在练习结束后会对学生的表现
行打分。
最后,郭眉老师在结束前,又调说:这次诊断学教学改革在本年级开始试
,是在座各位同学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
然后,时院长笑呵呵地对芳华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去年和你说的改革措施!怎么样,给提提意见吧?”
*******************
因为标准化病人,是以薪向社会招募的,还要求文化程度至少
中以上。应该说素质是很
的了。经过了
国专家在暑假两个多月的训练,第一批标准化病人刚刚结业,领到了上岗证。
芳华知这是实话。
杨锦新也是位海归派,和时院长的教育主张很相似,都是极力主张教育要向国外先平看齐。不过杨主任就是典型的内科医生的
派了,说话舒缓文雅,不疾不徐,思维缜密,很有条理。
所以,九零级学的运气还真是不错。
时院长打断她的话说:“嗯,我知
,我早就见过了。来来来,你们几个也来见见。了不起啊,小小年纪就见义勇为,
而
。”
他又给大家说了国在诊断教学方面的特
,那就是特别重视标准化的步骤,特别重视和病人的互动,连和病人的
方式都有讲究。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
芳华她们也正要起离去,却见郭眉老师招手叫她过去。她只好让大家先走,自己逆着人
走向领导们那边。
这时候有方
钱,培养了一批
素质的标准化病人。估计合作几年后,
方也就会撤资了,到时候还有多少标准化病人能留下呢?十几年后,国内也就只有少数医学院养得起这
标准化病人,但数目也都不多,甚至不得不请无薪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