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条件(2/2)

“杨将军勿惊。”朱梦说忙:“那两万人中有不少本是山民,其中还有不少家属。真正的锐也不过几千。如果将军能够兼领提刑官一职,可调动相州乡兵助力。对了,汪大人说了。如果龙卫军招募士卒一事也好办。如果能够拿下太行山上的贼寇,将军自可从中挑选锐,纳帐中。”

如果能够在其中招募到足够的士卒,也不错。

州能用之兵也不过是一些乡勇,还没人指挥。这事还得请杨将军帮忙,实在不幸,汪大人准备上表朝廷,保举将军兼领相州提刑司。如此,就不用受军律制约了。”

“其实,依靠乡勇去剿匪也不是不可以。”朱梦说脆将话说白了:“但是,汪大人是个文官,不懂军事。而相州之民多剽悍勇捷之徒,金人南下时都联村自保。让他们离开乡土去太行山杀贼,只怕都不愿意。还需有一能征惯战的将军统领。杨将军威名显赫,人称杨破虏,若能统军,自然最好不过。”

开玩笑,汪大人好好的知府当地利,嘛要带兵上前线。拼命的事情还是让杨华他们去吧。能赢固然最好,不能赢,死的可是龙卫军,同他汪大人可没任何关系。

只是,那群土匪实在太多,两万人啊!五十人去剿匪,可能吗?

“两成?”杨华圆瞪双,猛地站起来“了!”

“什么,两万!”杨华吃了一惊“我才五十人,你让我带五十人去剿匪,开什么玩笑?”

北宋所实施的募兵制度是从晚唐、五代继承下来的,十分调将各地失职犷悍之徒收军中的重要意义。所谓失职犷悍之徒,实际专指民和寇。把他们招募军中,豢养起来,首先会在民和贼寇中产生釜底薪的作用,自然也不会为祸了。其次,当民转化为军人之后,当军队哗变,因为叛军已经脱离农村基础社会,兵农分家,百姓也不会同他们一起闹事。

杨华心下沉,如果能够借这次机会收相州豪杰之心也是一件好事。未来他打算在金人灭宋之后扎太行山,东可河北,西可掠山西,南可下开封,可攻可守,战略上非常主动。太行山自来就是中国脊梁,如果能够在这里开辟一个据地,自然最好不过。

杨华大为心动,如果能提刑官,也算是地方大员了。地位可比现在这个空司令多了。北宋边疆府县,因为战争缘故,也有领军提刑一说,倒不算违制。

他将一红夹嘴了,咀嚼半天“贼寇有多少人?”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朱先生,我军惯于征战平川大泽,在山区剿寇,只怕不成。”山地战他以前没遇到过,手下的士兵们也没经验。真在太行山打仗,遇到来去如风的土匪,未必有胜算。这一他还是很清醒的。

“也不太多,一共两万来人,现正盘踞在林虑县一带的山区。”

但朱梦说见杨华拒绝,以为他还在漫天要价。开玩笑,一个能够杀得女真人哭爹喊娘的猛将还会害怕一群乌合之众。他想了想,一咬牙亮底牌:“大人说了,如果能够打通盐,龙卫军可拿其中的两成盐款军饷。”

杨华这次来相州,招募士兵,看汪伯彦的意思,要想从他手招良家几乎没有可能。看来,目前也只能打那群土匪的主意了。土匪土匪,又土又匪。土,就意味着脑简单,而军人只需要听从命令就可以了,心思越单纯越好;匪,意味着战斗力还不错,至少比普通百姓胆大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