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臣忧顾不在边陲四之全(3/5)

二人送到宣台的这份札子,是察报宣台,他们的探马的情报表明,自段子介之

败后,深州已有旦夕之祸,二人既被委以专间之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虽然

明知兵微将寡,难以成功,也要说服鹰下众将,冒险一试,再次渡河,救援深州

庶几以报皇恩。

这意思是十分明显的,唐康既然说服不了仁多保忠,便开始攻击仁多保忠:既

然扳不倒仁多保忠,那也绝不肯听仁多保忠节制。因此,二人便要打仗,也不向仁

多保忠报告,而是直接向宣台察报。

这让石越心里十分的恼火,但是要处理起来,却是十分棘手。这与他十几年前

平夏时的情况大为不同,平夏之时,上面有一个意志坚定的皇帝,宰相们虽有分

歧,但便是吕惠卿,对他也并无掣肘:下面则是刚刚经历军事改革,整编方毕的禁

军,军队之间虽也有派系,但主要还是与西夏作战已久的西军,大体来说,那个时

候,从皇帝到普通的将领,都是抱着一种同仇敌汽的态度,希望大宋朝在励精图治

之后,打一场扭转国运的战争。因为,许多的分歧,都被这种大的心态所掩盖。

而如今呢?石越权位虽然抚重于平夏之时,但他所处的环境,也已大不相同。

较之十余年前,大宋朝上上下下,早已自视为强国。十余年前对西夏,西夏

弱,宋朝强,而宋朝仍然视内部纷争不已的西夏为强敌,谁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与

轻视:可现在,纵然以实力来说,辽国与大宋不过半斤八两,棋逢对手,但是朝野

之中,许多人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的。这种自信心既是好事,却也是坏事。坏

的一方面,便是因为过于自信,于是大敌当前,内部的矛盾,该有仍然有。

朝廷之中有矛盾,将领之间也有矛盾,在河北打仗,他要驾驭的是几乎大宋军

队中的所有派系,有许多将领,虽然经历了对西夏的战争,作战经验更加丰富,但

是坏的一面却是,他们的官爵更高,资历更深,更难驾驭,更麻烦的是,许多人还

与朝中党派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而在以前,他要对付的,不过是种愕等区区数人而

已—而且种愕这些人,想法与他其实也没多大的分歧。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

在进攻作战之时的分歧,永远会比防御作战时要来得少。

不管怎么说,对付唐康、李浩、仁多保忠,甚至是郭元度,石越也不是一句“

行军法”便威胁得了的。仁多保忠虽是异族,但有保驾勤王之功,忠心耿耿:唐康

与他亲如兄弟,恃宠而骄亦是难免:李浩资历极深,又是新党,石越如果不想惹出

大风狼来,轻易也不能定他罪名一便是郭元度,朝中也是有人的。

况且他能把唐康怎么样?别说他下不了这个手。就算唐康与他毫无关系,便在

七月四日,他刚刚收到小皇帝亲自拟写的一份诏书,诏书中小皇帝不仅称赞了姚咒

与拱圣军守城之英勇,还褒奖了唐康、李浩不惧强敌,救援深州的忠义,诏书称他

们虽未竞全功,但大战契丹精锐骑兵,已令韩宝、萧岚胆寒。更重要的是“袍泽

有难,则感同身受,义之所在,则奋不顾身”较之大宋朝一朝宣扬的契丹人“胜

不相让,败不相救”的卑劣,更是形成鲜明的对照,是大宋之所以必然击败辽人之

铁证一

石越分明的感觉到,小皇帝已经不甘寂寞,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开始一点点

的宣示自己的存在,而且,只要有机会,小皇帝就嘉奖、称赞那些敢于进攻,敢于

与契丹打硬仗的将领与军队,而不论其是非成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