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安汉当年一chu龙5~6(5/5)

小皇帝亲政之后,他亦能铲除一个心腹大患。小皇帝那边的情况,他亦略有所闻,虽然他所作所为,并无私心,然保全雍王,他终究是主力,若有人在小皇帝那里进谗言,十几年后,韩家是何下场,可也难说得很。

当然,在他心里,亦的确是想竭力调和太皇太后与小皇帝两方面的关系的。若全出于私心,他也不会有勇气为十几年后的事情,在此时去冒更大的风险。

太皇太后若是恼羞成怒,他韩忠彦立时便要没了好下场。

说已出口,韩忠彦突然间,竟又生出几分惧意与悔意来,似乎自己说得太直接了一点。他跪在殿中,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但他伏着身子等了很久,帘后的高太后却并没有发怒,高太后的声音中,反而带着征询的语气:“若老妇死前,给官家留下遗命…”

“太皇太后又可能保证其时官家身边没有欲借此事富贵的佞臣?自来小人无孔不入,纵官家无此意,只恐到时雍王亦难自安。”

帘后再次沉默了。

不用去想欲生事的小人,只需想想向太后、王氏的态度就成了。

韩忠彦又说道:“官家年岁渐长,有些事终是瞒不过的。章献明肃太后之事,太皇太后岂可忘了?”

高太后心头一震。

韩忠彦说的乃是仁宗皇帝的事情。章献明肃刘太后,乃是大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后,当年仁宗皇帝本是李宸妃所生,但直到章献明肃刘太后病逝,这件事都被瞒得天衣无缝,仁宗一直都以为自己是刘太后亲生。但是刘太后一死,向仁宗揭发此事,伸直攻击刘太后的人,内则亲王,外朝大臣,竟是数不胜数。当年若非刘太后用再向吕夷简之策,在李宸妃死后,以一品之礼葬之,只怕刘家满族,都不会有好下场。

仁宗皇帝乃是刘太后亲自抚养长大,而且仁宗一直视之为生母,母子情谊非比寻常,犹如此易受离间。何况她与官家之间,还隔着向太后、朱妃?

“然封建果能弥祸?”

“官家聪颖,实由天授。太皇太后保护官家既尽力,小人便难以构隙其中。纵先帝在,以先皇帝之友爱,亦当如此处分。所为日久现人心,太皇太后与官家相处,年岁尚久,皇太后、太妃亦贤而知礼,又岂能不知太皇太后苦心?”

殿中又沉寂下来。

过了很久,才听到高太后说道:“卿且退去罢。”

韩忠彦连忙叩头谢恩,退出殿中后,他才惊觉,自己的内衣,已经全部湿透。

回到府邸,韩忠彦吩咐了下人不得打扰,便将自己关进书阁。他亲了一炉香,然后盘腿坐到书案前,缓缓的磨起墨来。

他很想学学古代名臣的风范,平静从容的写好遗书,等待诏令的到来。

但是,他的心情却也很难平静下来。他的脑海中,一会儿是贡生骂他不忠的场面,一会有事高太后严厉的眼神,一会又是他死去的父亲为曹太后撤帘…

我是遗命辅政大臣!韩忠彦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他一生都会记得听到高宗皇帝遗诏时的心情——尽管在先帝生前他便很受信任,但他却从未想过,原来皇帝是如此看重自己,他从未想到过,原来在皇帝的心里,他是与王安石、司马光、石越一样重要的、值得信赖的大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