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这瑶津池中,安享宝贵,养得再肥再大,却只得做一辈子的鲤鱼!
只不过,除了这些大道理以外,高太后分明感觉到,这"封建"的旋涡,已经越来越大了。五氏如此生硬的向自己进谏,当然也有她自己的算盘——除开雍王的原因,王氏给她生了两个孙子。虽然因为年纪的原因,在泄露出来的吴从龙的札子中,没有大行皇帝儿子们的封国,但只要封建之策确定,虽然未必会代代皆封建,但至少赵俟们的封国,却都是迟早的事情。王氏若一直呆在汴京的宫中,将来不过是一个太妃的封事,过着清心寡欲的寡妇的生活,了却余生。但若是她两儿子都能封邦建国,那她就是两个比高丽国还要亲贵的诸候国的王太后!
高太后不能不担心,有了一个见识明白的王氏,迟早为大行皇帝生过儿子的后妃们,都会意识到这一点。到时候,她将不得不面对来自整个后宫的挑战与怨恨。
石越一直在很认真的听着蔡京说他的建议。
已经是二月,外朝马上就要除服,然后一切渐渐都要恢复正常:被推迟的省试,在除服之后,便要开始锁院:此外,队服之后,发行盐债的计划亦要正式颁布——石越仍然有点忐忑不安,这个计划只是在政事堂秘密通过,既没有交付朝议,甚至也没有全面征询两府、学士院的意见,石越既担心它的实际效果与执行情况,亦不能不担心朝中的反应
除此以外,还有辽国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
这一个月内,双方使者可谓不绝于道。宋廷先后派遣范翔与章忄享使辽,一则告哀,一则告知新帝继位。而据职方馆与雄州传回来的报告,辽主耶律氵睿已经在南京析津府接见了范翔,并且下令为赵顼辍朝三日,军民素服,以示哀悼。而苏轼与朴彦成亦在析津府立了灵堂,辽主更是率百官亲临祭奠。辽国派来宋朝的祭奠与吊慰使,亦早已经抵达汴京若单从这些举动来看,两国关系之亲密,便真如盟约所言,称得上是"兄弟之国"。
但另一方面,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职方馆与雄州均报告,向辽国西京与南滴聚集的契丹军队以及部族军队,数量越来越多。辽国的祭奠与吊慰使,对于使命以外的事情,一根装聋作哑,枉顾左右而言它。而来自朝拖古烈的最新解释是,这是因为耶律氵睿的皇后想看看她的南滴析津府,这只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南狩
于是,只要耶律氵睿夫妇的"南狩"一日不结束,郭逵在河北的"演习",亦一日不能结束。
禁军在河北的集结训练,每日要消耗大量的国帑,继续空耗这个国家的可怜国库,枢密使朝维已经不止一次的打起了盐债的主意——他不断的游说司马光与石越,欲说服二人调集更多更好的禁军前往河北与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