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两河百郡宋山川三(2/4)

但吴从龙却并不知石越究竟有没有看过他的札。他只能抱着万一的希望,继续听石越与曹友闻说着什么结算钱庄。随着石越与曹友闻谈话的,吴从龙只觉他们里吐来的字、词,一个个的从耳边飘过,他却渐渐充耳不闻…

石越只顾自己说着,全没注意到,曹友闻与吴从龙已经面面相觑――石越如此回答,无异于告诉二人,他的确曾经认真考虑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则是居住问题,原本大宋朝的宗室,全聚居在汴京,住房为朝廷提供,然而,随着宗室人的暴增,日益拥挤的汴京城,已经无法提供宗室们足够的住所,朝廷不得不尝试让分宗室分散到西京、北京去居住,但显然这也并非长远之计,休说汴京宗室所住的坊区依旧拥挤,纵使分散到四京,迟早有一天,其余诸京,也会面临如开封一样的窘境。

因此,吴从龙相信,前正是彻底解决宗室问题的良机。

石越说完,意犹未尽的又摇了摇:“不成!不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真要收为州县,一定要屯军、移民,背上三五十年的包袱,将来果真富饶起来,却又留下割据之患。此非上策,此非上策!”本

“故所谓南海诸国中,如趾、占城、真腊、蒲甘、三佛齐、?婆六国,皆一时国也;这六国当中,又以?婆释家盛行,国力最弱,不过与被朝廷伐灭之泥国国力相当。至于其余诸国,名之曰国,实不过一族,一城也。只不过如丹眉、蓬丰等国,临近三佛齐、真腊,其地方虽小,却夹于大国之间,有投鼠忌之虑。而逸诸岛,以及婆罗以东之诸岛,薛侯经营以久,朝廷威信素著,而所有无人之荒岛,更已视为皇家之私产,若有朝一日,朝廷收为州县,亦反掌可定。

不知何时,石越与曹友闻的对话,已经转到了南海的风土人情上面。

“…在婆罗洲的南面,有?婆等国,东北方向,有逸诸岛,而在逸、婆罗洲、?婆国的东边大洋之上,更有无数的岛屿。海上都传说,女人国便在这万岛之中,只是无人知究竟在何;还有手说,过了这上万的岛屿,再往东去,便是东大洋海,昆仑仙山,便东大洋海的彼岸…”

“如逸岛(注二),以及隶属于逸之三屿、白蒲延、蒲里噜、吕宋诸岛,其中并无国。学生有一年曾被海风到吕宋岛,知逸岛实不及吕宋、三屿大,学生以为,吕宋、三屿等是否果真隶属逸,亦不得而知。或是因中国之商贾,通常与易较多,而有讹传亦未可知。”

吴从龙对此问题,比旁人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关注。大宋朝三大宗系,外加上濮王系,所谓的“袒免亲”(注一)也是为数众多。即使是袒免亲以下,朝廷虽然不再让他们轻易当闲官、拿俸禄,然而即便降低难度、单独***,能考上士的也是少数,朝廷亦不得不给他们生活上的补贴。但即使如此,许多宗室依然生活困难,甚至包括许多袒免亲以内的宗室,都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富商之家,靠卖女儿维持家计。

他连夜写了一篇札,向石越献策,在分析了宗室的现状与未来的隐患之后,他在札中提了解决之策――用周官封建之遗义,将对帝室威胁较大的四大宗系的袒免亲以内,分别安置于四京,如此汴京的宗室人数减少,将易于控制;而将无甚威胁的袒免亲以下,分散到各路州居住,授予一片田地,在那些地方,价远比汴京要低,应酬亦少,不仅朝廷可以节省一笔开支,宗室们也可以耕读传家,保证衣无虞…

石越一心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却没留心他这心机,愕然说了一句:“州县?”旋即摇了摇:“所谓鞭长莫及,用兵虽不难,然而将来要收赋税可是麻烦事,不好,又是一个西南夷之。而且,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那里县官,纵有人去了,天皇帝远,难保不为非作歹,闹来,还要朝廷收拾。此非凌牙门、归义城可比,朝廷还可以谨慎的善择守吏,朝廷没那么多好官吏可以派。”

曹友闻对于鼓动朝廷用兵,可谓念念不忘,不肯放过一切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