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当年师友尽豪英四之上(2/2)

幸运的是,曹友闻没有找错伙伴。

这背后的利远影响,绝非是几十万贯铜钱可以相提并论的。

怎么样绕过唐家,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个叫曹友闻佩服得五投地的办法。

看起来没有任何办法能把唐家踢局。

他提了一个新的修改方案。

己这个想法的时候,脑海里充斥着金银铜钱换钞画面的曹友闻,却突然意识到面前有一个大的机会——如果他能够争取到周应芳与朝廷的支持的话。

而且,最重要的是,周应芳还很快找了办法。

所以,海商们必须带着大量的金银铜钱乘船海、回国。一旦遇到风狼、海盗,就可能血本无归。

曹友闻一提他的设想,他不仅上意识到了他面前有多大的一个机会,也上意识到了唐家的威胁。

因为海上航行存在大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在南海地区与本土之间,没有一家钱庄会承诺可以通兑。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拿着南海的唐家钱庄的存钱票据,在本土唐家的钱庄是取不到钱的,反之亦然。即使唐家这样的大钱庄,也只肯提供钞的通兑。

所有的钱庄都知其中存在大的机会,这十余年来,也的确有几家钱庄尝试过,但这些钱庄的东家现在全海自杀了。

周应芳的确足够聪明。

这也是曹友闻与王六丈最困扰的问题。

当然,这和解决钞危机几乎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曹友闻又不是当朝宰相,那不是他的责任。

若能够与周应芳、钞局联手,由曹家在凌牙门等地开设钱庄,请钞局在凌牙门设立衙门,周家在本土东南沿海诸州增设钱庄——曹家用金银铜钱向凌牙门的钞局购买相应的票据,海商们把金银铜钱存曹家的钱庄后,就可以拿着这些票据,直接到本土周家的钱庄取钱,周家再用这些票据,到汴京钞局换成钱钞。如此半年结算一次,金银铜钱的运输风险,全转由钞局承担——而朝廷不仅可以调动薛奕的海船军运送,而且有此三家大的财力为后盾,也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较好的季节与天气行运送,风险将远远比民间的钱庄低得多。

唐家是唯一在本土和海外都有钱庄的,而且,唐家完全有能力整碗端去。尽曹友闻最先想这个想法,但他却很担心这不过是为唐家嫁衣裳。这也是曹友闻不去找唐家的重要理由——唐家一定会把他踢棋局。而且,如果钞局不给他们垄断地位的话,即使与周应芳联手,他们也是斗不过唐家的。

这个想法几乎是有突兀的冒了来。

在这个系内,三家可以收取额的手续费获利——曹友闻可以肯定,即使取一成的费用,海商们也会趋之若鹜——当然,这还远远不是曹友闻的重,只要钞局肯许诺曹家、周家的钱庄为指定钱庄,手续费的九成,都可以全让给钞局,曹家与周家各要半成就足够。曹友闻看重的,是这垄断地位背后带来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凭借着曹家在海外的势力,曹家完全可能迅速发展成为海外最大的钱庄;而周家能获到的利益,可能更远在曹家之上——倘若周应芳追求垄断地位,富贵钱庄很可能借此在东南形成与唐家分抗礼之势;若周应芳大方一,暗中选择一些钱庄与自己合作,大宋钱庄总社知事局内的局势,就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真正担心的是唐家。

李绾和吕彰明确的指,在曹友闻的方案下,钞局不可能给他们垄断地位。而周应芳却注意到了钞局在兑换钞时的窘状——钞局人手缺。

但是,曹友闻突然发现,他找到了一条新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