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面如田字非吾相三(3/6)

可收拾的局面。而且二人皆相信,宋朝财政状况已经在恶化之中。

南朝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而且,二人之前亦曾有过共识,如果不是南朝被困于这些窘境之中,他们是极可能对辽国进行军事冒险

的。南朝人“收复”幽蓟诸州的野心,从来没有今日这么强烈过。

但是,这种危险已经被确信越来越小。

南朝皇帝重病便是一个转机。若是幼主即位,高太后听政,必然重用旧党,那么在十至二十年内,南朝不

太可能主动进攻辽国。他们急需休养生息的时间。而且旧党相对谨慎,更关注于国内的民生。但若万一是另立

长君,情况便会大不相同,变得无法预估——如果新君得位的过程过于艰难,并且极不稳固,那么他很可能为

了转移矛盾,而悍然发动战争,冀望于夺取幽蓟诸州,来巩固他的皇位;若是得位过程还算平稳,那他也可能

一改赵顼四处征伐进取的作风,休养生息,笼络旧党,用时间来赢得民心。

所以,总体说来,这方面是对辽国有利的。萧佑丹至少已经可以确信,是否选择战争,选择权暂时还在辽

国手中。

但也有让萧佑丹感到失望的事情。从耶律萌接触到的西夏贵族来看,降宋的西夏人,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

样怀念故国,亦没有对宋朝有明显的仇恨情绪。与奔辽的西夏贵族一样,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安于现状,甚至开

始死心塌地视自己为宋人。尽管他们在汴京难免受到歧视,但其中的佼佼者,却都在竭尽全力地融入这个新的

祖国。只有极少数人还对秉常的西夏国还怀着强烈的忠诚之心,幻想有朝一日能渡过贺兰山,重新回到新的西

夏国。但是,即使是这些人,对于帮助辽国也毫无兴趣。其实这种心态是极为正常的,毕竟辽夏之间的战争也

没少过,而若这些西夏人成为辽国的俘虏,可不用指望他们还能有今日这样的生活。但是,萧佑丹总不免有点

失望。他知道,有相当数量的西夏人加入了宋朝的禁军,帮助宋军提高其马步军的战斗力。为了展示信任的姿

态,赵顼甚至下令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西夏班直——全部由西夏豪强贵族子弟组成的班直侍卫,由守义侯仁多

保忠亲自担任指挥使——韦州知州则特许仁多保忠的弟弟袭任。

哪怕不能收买到西夏旧人为辽国卖命,只要能挑拨他们与宋人互相猜忌,于大辽就是大功一件。

然而这个设想似乎还没有实施,便破灭了。

这便是赵时忠所听到的流言的源头。

萧佑丹与拖古烈都无法预知益州的局势究竟会败坏到哪一步,究竟会拖进多少宋朝军队…仅仅凭着对益

州局势的预估与宋朝财政恶化,是不足以打败南朝的——除非在益州全境暴发大规模的叛乱,至少十万宋军精

锐入蜀平叛。否则,任何南征都是冒险。毕竟,财政再怎么样败坏,也不可能比五代更差,一但辽军南下,只

怕反而是帮了南朝一把。

这一点,萧佑丹也清清楚楚。

但是,即使是萧佑丹与拖古烈乐观地预计益州会败坏到“不可收拾之境地”却也不敢指望出现宋军不得

不抽调十万精锐入蜀平叛的局面。

因此,说到底,机会不是没有,但是风险也同样很大。

是否能利用好南朝的这些内患,这些内患能够利用到何种程度,是萧佑丹需要带回辽国的烦恼。

但表面上的告别却是友好而伤感的。

萧佑丹再三致意,吹捧了一番赵顼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动情地表示辽国上下将为赵顼祈福,盼望他早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