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5/7)

书司马光等大臣,最后一次确立官制之细节。讨论从早晨持续到晚上。每个部门每个职位都进行再一次审核。

四月二十五日朝会,赵顼向天下颁布《熙宁八年新官制第一敕》,烦琐复杂的官制改革,正式开始。“朕要在今岁之内,结束官制改革之过渡期!”皇帝以威严的语气,向庞大的官僚机构展现他的决心。

这是对一个庞大官僚体系进行的外科手术。

赵顼首先做的,是稳定满朝文武的人心,所有人都在关心着新官制推行后自己的官位。

禁中右掖门东面,原本是中书省、都堂、门下省在东面,枢密院在西面,两府遥遥相对,称为“东西二府”赵顼以非常的效率与果断,简单的将中书、都堂、门下的官衙,改称“尚书省”迅速任命了尚书左右丞以下的官员,让几位宰相依然暂时保留原有的职务与官名,初步完成了尚书省的改组。然后将中书、门下二省迁到尚书省北面,紧挨着文德殿的几个院子中;将枢密院北面的院子,划归门下后省,任命了门下后省的官员。

在大宋少有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之下,不过两天时间,中枢机构就可以基本上维持运作了。

几乎同时,赵顼又诏令以冯京为权吏部尚书,刚刚召回京的范纯仁为权吏部左侍郎,以翰林学士韩维为权吏部右侍郎;允许三人选择在京官吏,经尚书省、门下后省同意后,即颁布任命,在宣德门外御街东侧的官衙中建立起吏部。

如此,仅仅三天时间,官制改革的核心机构,便已全部粗具规模。

然后,尚书省与吏部在赵顼的督促下,迅速颁布了“以阶易官”的转换表。并同时向天下官员宣示:此次改革,暂时只涉及文官;勋爵、祠禄官、贴职等等暂不涉及;原有文散官一律废除;所有文官旧的寄禄官一律按规定改换成新的散官;地方官员差遣暂时不变。

中央机构官员职事官未接到新任命之前,照常处理事务,一直到接受新任命或者与新委任官员办好移交为止。在此期间,所有批文往来必须有清楚的记录,否则罢官夺告身,永不叙用。

为了严防作弊请托,皇帝更是断然下令,尚书省、门下后省、吏部,包括拟诏的学士院、舍人院所有官员,暂时一律住进官衙,由皇城司派兵吏锁院,禁止无诏外出。尚书省、吏部召见新任官员,皆须有第三人在场。

在如此严厉的措施之下,身为翰林学士的石越,与身为参知政事的吕惠卿,全部都困在了禁中。石越万万想不到,当初自己给皇帝的建议,竟然成为了捆住自己的一根绳子,眼前的困境,也只能够指望外头自己的幕僚们的努力了。

皇帝是如此重视这次改革,凡五品以上的职事官,也就是诸部各司郎中以上官员的任命,皇帝都要亲自过目;并且他还会在尚书省诸相接见这些官员之前,亲自接见他们。在此期间,一直陪在皇帝身边,便是石越,他虽然并不拟诏,却要向皇帝介绍所有这些官员的能力与声誉,接见之后向皇帝提供自己的意见。

这的确是一个让无数人羡慕的美差,从那些官员们的眼中,石越便可以看出来。但是在迩英殿一天站上十八个小时,中间吃饭还不敢放肆的休息,无论什么样的美差,同时也必然变成一种苦差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