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2/6)

王安石摇摇,默然良久,方问:“大师,此行顺利否?”

“贫僧回来了,却不知相公回来未?”

“我就怕这孩自小太聪明,易遭天妒。”

“贫僧以为司学士不是世之人,但是他与石越毕竟不同,会不会回京师,也很难说。”

渔夫听到后面人言,似乎唬了一,放下竿,转过来——却正是王安石,他见着和尚,立时面,笑:“智缘大师,你终于回来了。”

说罢便将当日石越所说练兵之法复叙了一遍,且说了王韶拒绝之意。

王安石静静听完,沉思一会,断然说:“石明之意,不止于此。”

王安石摇摇,叹了气,:“我却是回不来了。”

智缘一面接过王安石的钓,绑在驴背上,笑:“甚好,贫僧正好手。”

一个壮实的和尚骑着黑驴慢慢走近,到离渔夫垂钓数十步远的地方,便下得驴来,轻轻走近,也不声,只盘坐在地上,嘴微动,双手不停的拨动着佛珠。

智缘低宣佛号,缓缓说:“其中之策,便是枢密使吴充,亦不得与闻。所知者,无非皇上、石越、韩维数人而已。现下所知的,不过是练兵之法,恕贫僧直言,此法已不在相公将兵法之下。”

叶小舟泊在岸边,一个渔夫端坐垂钓。

王安石摇摇,沉:“大师,只要皇上有决心,有耐心,这样裁军,总能成功。我所担心的,却是讲武学堂的山长与教导军的指挥使由谁来担任?此人若威信太,皇上断不能放心;若威信不,又如何服众?石明迟迟不肯下决心推行,定然是在犹疑这个人选。”

和尚微微一笑,宣佛号,笑:“阿弥陀佛,相公怎么还是这般沉不住气?”

“或是我多虑。”王安石苦笑:“退朝中,许多事情,反倒看得清楚。石明之才,若用之于正,自是朝廷之福;若万一有莽之心,他三十便已得志,此后若数十年执政,真不可料。”

“不忙,终有回来一日。”智缘笑,又问:“公病情可有好转?”

二人相顾大笑,离了江边,向城中走去。才走近城外官边,便听到一个背着书篓的人大声唤:“《海事商报》,第一份《海事商报》,杭州最近创刊,江南十八家大商号联合发行,有海外奇闻,有各地商情——江东第一报,不可不看。”

智缘淡然:“略尽人事而已。相公忠君之心,也可报得了。”

“贫僧此去京师,特意见过王纯,纯说,石明似乎想取得他的支持。他有意彻底的整军经武,贫僧看石明之规模气度,不在相公之下。他由改革官制手,更见明。如此之人,不用则可惜,不防则可惧。”

“哦?”智缘笑:“方今天下,除去那些顽固无识之人,真能有主张的,不过三人而已。相公主张的是富国兵,司学士主张的是富国安民,至于石明,却似乎是什么都想,他的富国兵的主张,也包着司学士富国安民的内容,也有相公富国兵的主张。相公说开源,司学士说不能开源、只能节;而石明却似乎是说,既要开源,又要节。司学士能不能容忍他的主张,贫僧也料不到。”

那渔夫钓得一阵,也不见浮标动静,心中似乎极烦闷“啪”的一声,提起线来,往另一甩去。

“只得随缘。”

王安石

智缘微笑“相公也看来了。石明用讲武学堂与教导军,一面是整编军队,培训将校,训练士卒;一面也是要趁机裁汰冗兵!贫僧之见,他是想先把禁军中的冗兵裁汰到厢军,待到禁军事了,再来整顿厢军,如此步步为营,不动声的解决困扰本朝数十年的大问题。”

王安石苦笑:“时重时轻,终日目视南方,却不知有何心事。”

“贫僧却怕公襟未广之故。”

智缘怔:“相公是说石明找纯,是想让他讲武学堂的山长?”

王安石听说石越拉拢王韶,倒也不是太意外,问:“军制是本朝忌讳,我创议将兵法,已是困难重重,他石明又有何良策?”

“也许吧。”王安石收拾起钓,轻叹气,不再说这个话题,笑问:“君实那边又如何?”

这番话说得王安石也笑了“那便且听石越去吧,我们回去手谈一局如何?”

“自古以来,人心只要有退步,就不会铤而走险。禁军裁到厢军,军吏虽然薪俸减少,待遇变差,却也是技不如人,而且还有薪俸可拿,每个指挥中被淘汰的又毕竟是少数,纵有怨言,也相当有限——只是不知明究竟想把禁军控制在什么规模?若是裁的人太多,终究还需要补助的手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