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2/6)

李丁文背了手在门前静候,不多时,那个家丁一路小跑来,向李丁文行了一礼,笑:“先生请,我家相公有请。”

韩琦的遗表节略,本来朝廷邸报、《新义报》都会明发,到了《西京评论》这,更是在显著位置,大加渲染,整整一期报纸,倒有二分之一,在追思悼念韩琦的功绩。李丁文只顾看着韩琦遗表的内容,见他推荐司光、范纯仁、石越三人,不禁心中暗喜,轻声说:“真是天助我也!”又连忙翻到石越加官晋爵的报,略略读完,微一沉,心中喜:“此事已经成了五分。”本是疲惫已极的人,这时神亦不由一振,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李丁文这几日都在上过日,倒不知这些消息,听到卖报的人叫卖,倒是怔了一下。连忙上前买了一份《西京评论》报,又问:“有《新义报》和《汴京新闻》没有,我各要一份。”

大宋西京洛

那个家丁听到“龙图阁直学士”这个官衔,虽然不知说的就是石越,可也不敢怠慢,连忙接过名帖,笑:“先生稍候。”说罢连忙从偏门急急去通报。

卖报的怔了一下,笑:“这位官人,俺这里是西京,官人要买《嵩学刊》,小的这里倒是有,要买《新义报》和《汴京新闻》,不去驿馆事先订购,可没得卖的。”

李丁文在汴京之时,就知现任河南知府李中师与富弼有仇,当年富弼在皇帝面前,用言语揭穿李中师结宦官,导致李中师无法升迁。不料怨家聚首,富弼致仕定居洛,李中师再次为河南知府,便趁机抱复,要求富弼家一般的富民一样,也照样免役钱。若是免役钱那等小钱,富弼既然能资资助《西京评论》,就没有不起,但是要的,却是面难堪——偏偏富弼还不能为这等小事向皇帝诉苦!堂堂的韩国公,当真是一气憋在心里,不得。因此李丁文时常恶意的想,富弼如此激烈的反对免役法,也许不过是因为想为自己家挣回这个面吧。

车都尉——石越的所有官秩,几乎是数级数级的,但是他既有这样大的功劳,杭州考绩,又皆在优等,兼之还有圣眷,谁又会阻挡?蔡确若在平日,必然要加以阻扰,但是此时却不与石越为敌,因此竟缄不言;吕惠卿心里虽然不乐,但是此时情势,他却断不敢再与石越结下死怨。

——这等排场,便是冯京、王珪一向以会享受而名,而且位,可二府的场面,也比不上富府;至于韩琦,就更不用说了。以李丁文所见,只有几个亲王郡王以及外戚家,才能相比。“久闻富家良田数千顷,看来所言不虚。”李丁文暗暗思忖,一面把自己的名帖递上,对那个家丁说:“在下奉龙图阁直学士、杭州知州石大人之命而来,求见韩公,烦劳通报。”

李丁文还了半礼,随他从偏门去,豪门大宅,不比寻常,走了百余步,方到中门,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中门相候,见李丁文过来,抱拳朗声笑:“

李丁文也被他说得怔住了,洛与汴京相距并不算太远,《西京评论》在汴京可以沿街叫卖,而在洛,《新义报》与《汴京新闻》竟没有什么市场吗?真不愧是《西京评论》的大本营呀!李丁文一边想着一边微微摇。打开手中的报纸,就当街浏览起来。

一面想着这些有关富弼的故事秩闻,一面牵着穿过洛的大街。西京的繁华,终是比不上东京呀!李丁文暗暗叹,当年太祖皇帝曾经起意要迁都,自己与石越也曾探讨过此事,但是总是觉得迁都之议,牵涉万千,轻易不能说。

不多时便到了韩国公富府之前,富弼府宅之大,倒真让李丁文吃了一惊!整整一条街,便只住了富弼一人家!粉朱墙,耸立,大门之前,门戟森严,共有八个家丁穿着一衣服,守在门。见李丁文牵过来,一个看门的家丁立时喝令一个小厮去给李丁文牵,自己整整衣服,迎了上来。

韩国公富弼的府邸,最好相认,在韩国公府的后园,有凌霄攀延所成大树,亭亭可,纵在大街上,都能望见。洛之人,无不知晓。

“卖报!卖报!魏国公韩大人逝世,谥号忠献,备极哀荣…石明大人救灾、治杭有功,加官晋爵…快来买报,最新的《西京评论》报!”一个中年人背着个大书篓,放满了报纸,沿街叫卖。

反倒是吴充皱了皱眉,说:“晋升太速,或不是好事。”

韩绛却在心里飞快的计算着:皇帝这时候突然找借给石越加官晋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左右谏议大夫是四品官,论资历,右谏议大夫已经是任参知政事的标准本官了!也就是说,石越担任参知政事的官资,经过皇帝这不经意的任命,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了!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