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婚姻大事上(2/6)

石越听到王旁劝他收楚云儿侍婢,忽的就想起来桑充国和程颢那天在白潭和自己说的话来。结婚?侍婢?石越苦笑了一下,自己运气不够好,来到古代这么久,倒并没有碰见那一让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孩,因此对于结婚这件事,他似乎并没有什么迫切的需要。不过说起来,在古代,自己这么大的年纪,不结婚是不行的了。毕竟连唐棣等人,也全都成婚了,李丁文这榜样,只怕自己学不了。

王青因为刚才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本来有不好意思,把脸偏向一边,装听楚云儿她们的演唱,此时听到王旁说石越和楚云儿关系昧,不由大起轻蔑之意。她自小就很崇拜她父亲王安石,而王安石便是持不收侍婢的一个人,更不用说和一个歌女关系昧了。

石越和楚云儿好,可以说天下皆知,王旁因笑:“楚姑娘的琵琶,果真是京师绝技,难得又很仰慕石兄,才佳人,堪称佳话,石兄何不为她赎,收为侍妾,朝夕抚琴为乐,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王旁笑:“京城之中,并无弹铮的好手。我也不知是谁。”

昂激越,若放在别去听,自是另有风味,但是在此时,却好比是柔情意之中,有野狼悲吼,不仅是大煞风景,而且是让人生厌了。岸边游人,此时已忍不住叫骂,便连石越也微皱起眉。但那弹铮之人,却似乎毫不在意,音调越发悲壮慷慨,引得那些歌女手中的乐,都不时走调。

王青见没有人理她,心里不是滋味的,忍不住冷言说:“想要知,过去看看就是了,何必在这里猜来猜去。”

李丁文被女人抢白,心里惊讶一个女有这见识,自觉不好意思,因此并不反驳,只向王旁问:“王公,你知弹铮之人是谁吗?”

竟是堪堪把那铁铮之声给压了下去。

这四个女纤手轻拨珠弦,琵琶之声,便似珠落玉盘,却是一曲“玉楼”的调,四人一齐曼声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意闹…”

石越心里觉得好玩,好不容易忍住笑,说:“若能够凌波微步,踏乘风,但也不必去挤那百丛。”

众人吓了一,转看过去,原来是两个青年公,一个是王安石次王旁,一个是石越曾经见过的王青,王倩此时依然女扮男装,也不知这两兄妹是什么时候来的,只李丁文言讥笑,王青便忍不住反驳。

岸边的游客一齐叫好。那桥上的歌女得到支持,更是重调音弦,齐声和唱:“浮生长恨娱少,肯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且向间留晚照…”

石越和李丁文听他称赞,也同意。

“是吗?都说石明多谋善断,看来亦不过尔尔。你看那里,不就有人一叶扁舟,飘然登岛吗?”王青一边冷笑,一边用手指着湖对岸。

正在胡思想之际,铮声突然亢,竟似要和这柔的歌声争斗一般。这铮声与楚云儿等歌女的歌声,在这金明池上,便如苍鹰与百鹂,鸣唱争胜,虽然苍鹰一时能压制百鹂,但所谓“柔不可守,刚不可久”楚云儿等四女领唱下的柔声

她一句话说得众人全都莞尔,王旁苦笑着呶呶嘴,说:“那岛上,怎么过得去?桥上站满了歌女,难不成我们几个大男人从百丛中挤过去?”

梦求轻轻赞叹:“此曲慷慨激昂,抚琴之人,必是清不群之辈。”

不过自古白雪,和者廖廖,那游湖的百姓,哪里得了你清不群?只觉得这铮声说不来的刺耳难听,许多人便纷纷叫骂,声音越来越大。

李丁文忍不住笑:“这人铮虽然弹得好,却不看场合,未免自讨没趣。”

众人顺着她手指望去,不由哄然大笑。原来那本不是什么扁舟,而是一只龙舟。龙舟之上,坐着四个云白衣彩绸的女,各抱一把琵琶,这依然是表演的一分,她们可不是想要“飘然登岛”的。其中一位,和石越更是游甚密,正是碧月轩的楚云儿姑娘。

石越细听铮声的来源,却是从湖心的小岛上传来。

“那倒未必,金明池本是演戏军之所,歌女奏郑乐,才是不合时宜,而此人不过拨反正而已。先生是怪错人了。”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四人后传来。

他与李丁文、司梦求对望一,只见对方目光中都有惊讶之意。须知岛上亦有殿,虽然金明池对士民开放,那岛上也是不许人去的。

石越等人和王旁见过礼,只见王青俏脸微扬,而王旁满脸尴尬,一个个暗暗好笑。众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王青一开就知她是女,不过便连着石越在内,因为她和王旁一起现,都以为她是王旁的红颜知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