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版便是底页,叫焦点版,这一期竟是大幅介绍发生在开封府的一起奇案的过程,并专门有人点评开封府断案引用律令是否合法、公允!
王安石坐在马车上,一页一页翻下去,一边点头称是,便是看到时政版,他也暗自点了点头——这一期没有说他的坏话,只是详细讲叙《青苗改良条例》的各种细则,在各地的执行情况,评论中也说了他几句好话。经义版的争执,他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一直翻到最后一页,王安石的脸色沉了下去。
这一版的内容不管是怎么来的,但是这等于是公然点评官府的案卷,完完全全是以民议官,官员的好坏,自有上司和监察御史监督,岂容这什么“报纸”来说三道四?这样下去,桑充国岂不是成了在野的御史中丞?
想到这里,王安石抬起头来,喝道:“停。掉转马车,我要面圣。”
对于《汴京新闻》的反应,王安石可以说是后知后觉了。他不知道此时皇帝正和石越讨论着《汴京新闻》。
赵顼饶有兴趣的看着手里的报纸,对石越笑道:“这个桑充国倒有点意思,这不就是卿写的《三代之治》里的东西吗?”
石越站立在一旁,笑道:“正是。陛下,不过这第八版以民议官,只怕会惹来朝中大臣的不满。”
赵顼也心知肚明,多一个地方监督他们,朝中大臣肯定会不满。他想了想,一方面觉得这样做可以有人监督那些官员,未必不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朝廷的威信似乎颇受影响,而且万一这些报纸诽谤的话,影响更坏。这真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呀。
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赵顼看了石越一眼,笑道:“卿家有什么好建议,与朕说来。”
石越笑道:“陛下圣明。桑充国与臣其实有兄弟之情,但是他这次创办这个《汴京新闻》,臣并不以为然…”
赵顼打断道:“为何?朕以为这报纸很好。朕在宫中,出去不易,难知民间疾苦。这报纸能将民间之事一一写来,还有这些叫什么‘广告’的,有酒店的酒的价格,某店粮食的价格等等,朕读了这些,就知道民间是什么情况了。这一两版,向百姓介绍朝廷政令,亦略有嫌疑,然而也是教化百姓之意…”
石越见赵顼滔滔不绝说来,倒似比自己更维护这报纸了,心里不禁有点好笑。不过这报纸现在制约的是朝中的大臣,皇帝又很年轻,对新鲜的东西有好感,倒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皇帝说完,石越这才回道:“陛下真是圣明。报纸这个物什,说白了一方面是为百姓说话的,另一方面则是为朝廷说话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下情上达,上情下达,而使奸吏不能从中欺上瞒下。所谓‘不能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报纸便是民间之耳目。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赵顼点了点头,说道:“卿说得有理。且说说这弊又在何处?”
石越继续说道:“回陛下,这报纸的弊端,其一,是免不了议论朝政,有时就免不了要损害朝廷的威信;其二,这报纸说的话,未必就一定可信,难免没有激愤之辞,不实之语;其三,报纸未必不会被奸人所利用。而报纸流传极广极快,有这些弊端,就是隐患。”
赵顼这时又觉得石越所说有理,不由问道:“可有良法绝其弊,留其利?”
石越笑了笑,这皇帝想得倒是美,不过他自然要顺着话头说话的:“臣有几个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请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