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学术与政治中(2/6)

石越笑:“这又不是科考,虽不能太宽,也不必太严,依我看,倘意见不一,只要编审会有两人同意,不他人同不同意,都可刊印。”

程颐“桑公所言不错,这些后辈颇有不长。”

石越听桑充国抱怨这些,不禁好笑“长卿你也太杞人忧天了,明理院的人太多,就把他们的课分开,不用排那么满。况且明理院二年级了,教授只上大课,小课比较少,怕什么?还有,叫人多考他们,免得他们力太多,无所事事。”

众人想了一下,觉得他说得不错,便算是议定了。石越待二程等人一走,便拉着桑充国

石越笑:“不错啊,这是好主意。我很支持。”他反正不要自己心,当然乐观其成。

桑充国却想得多一“诸位先生太忙,若真要创办这个学刊,学生中优秀俊逸者,可以选一二人来帮助理琐杂事宜。另外既是白潭学刊,则明理院和格院不可有偏颇,三分之二明理院的文章,三分之一格院的文章,这样方见公允。明理院的文章由明理院的先生们审议,格院亦由其自己选。如此可好?”

桑充国皱了皱眉,不满的看了石越一“只是这些言辞,颇有不训之,刊去,有很多观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一起来的二程也着称是,理学家对于学以致用,是绝不反对的。实际上有不少人就是因为觉得科考于世无益,而改学理学的。

孙觉也觉得甚好,程颐却问:“若是编审会意见不同,那又如何?”

大早起来便往白潭学院赶,因为很快就是重佳节,加上连日大雨,好不容易放晴,东京城里到。通往白潭学院的泥路边上此时已植了稀稀疏疏的树,到蒙学的教舍附近,就可以看到学院布置的了,虽然品一般,不过对石越这不懂得赏的人来说,还是漂亮的。

石越笑了笑,说:“这事无妨的,其实竟可办一《白潭学刊》,每月一期,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投稿,由诸位先生组成编审会,专门审议文章能否在《学刊》上发表。这样就可以保证质量了。而无论学生和先生们,只要文章在学刊上发表,皆给一定的笔,谓之稿酬。这样可好?”

“不错,他们经常辩论,能于经义中发现新义,也是好事。日后我们白潭学院的学生参加科考,一定会很。石山长在明理院前刻下‘文以载、学以致用’八个大字,很合吾心。”孙觉一边摸着胡须一边从外面走了来。

桑充国见他来了,苦笑一声:“明,你来看这个。”

“还有,现在我们学校修格的学生倒像是谦谦君,虽然有争议,但是都是细声细气解决;反倒是这些考上明理的学生,在辩论堂辩论时,恨不得把对方给吃了一样。”桑充国想想辩论堂里的情景,就有受不了。而二程和孙觉、邵雍等人自从过去一次辩论堂后,就再也不去那地方了。他们几个虽然各有观主张,但是也不至于分歧那么大,更不至于面红耳赤的争。反倒是这些佩服他们的学生,为了捍卫一句经义,可以和人家吵上整整一天。

“咳!”石越咳了一声“长卿,秋,你在发什么呆?”

程颢笑:“石公,我们是来找桑长卿商议一件事情的。”

“我不是奇怪,我是担心。”桑充国解释

石越疑惑的从他手里接过那张纸来,原来上面写的全是些学生的名字。桑充国在旁边说:“这是一年级考二年级的名单,其中考上明理院的约一千五百人,一千一百九十三人儒学,二百余人律学,八十人哲学;考上格院的学生约五百人,是明理院的零,三分之一,算术九十人,格和博学都是二百余人。”

“担心?”

程颢想了一回,笑:“果然是好主意,不愧皇上亲称赞的天下奇材。”

石越连忙笑:“原来是孙大人,明先生、伊川先生。”

桑充国在旁解释“孙大人、明先生、伊川先生,还有康节先生等人都说学生们在辩论堂辩论,有不少言论颇有可采之,希望能整理了刊印,而不仅仅是贴在学院之内。”

孙觉和程颢微笑回礼,程颐也面无表情的回了一礼。

到了桑充国的“公厅”石越兴冲冲的闯去,却发现这重佳节前夕,桑充国竟然皱着眉在那里发呆,手里拿着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小楷字的大宣纸。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石越倒是奇怪了,虽然算术人少一他很奇怪,但是想来格和博学都要修算术,专修算术的少,也很正常。至于格院能有五百人这样“了不起”的成绩,很乎他的意料了。

“是啊,明理院的规模太大了,容不下这么多人呀。而格院又空许多地方来。”桑充国担心的是实际问题,毕竟长期以来是他主持事务的时候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