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收起高兴劲,问道:“王卿有何事?”
“陛下,臣要弹劾知开封府刘庠无礼,面辱大臣。”王安石朗声怒道。
皇帝还未及答话,就听刘庠出列说道:“臣也有本上奏,臣要弹劾宁州通判邓绾谀事执政,参知政事王安石青苗法扰民不便!”声气高亢,毫不退让。
眼见一个欢迎喜喜的宴会,就要变成大臣相互攻伐的廷辩,年轻的皇帝心里不痛快到极点。他沉着脸说道:“刘庠,你不是御史,邓绾是不是谀事执政,不必你来说。”转过来又对王安石说道:“王卿,你先说吧,刘庠怎么个无礼法?”
王安石便把右长庆门之事说了,那邓绾早已出列跪倒,哭道:“请皇上为臣做主。”
刘庠冷眼看道他们哭闹,哼的一声:“小人!”
“刘庠,你说什么!”皇帝不敢相信的看着这个刘庠。
“臣说这个邓绾是个小人。”刘庠知道事已至此,退让无益,反而更加强项。
“看来王安石说你面辱大臣,没有冤枉你呀?”皇帝气得站了起来,厉声问道。
“回启陛下,若是邓绾这种人也配称大臣,臣羞与之为伍!”刘庠一句话顶了回去,搞得许多人为他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好啊,他不配称大臣,你配是吧?你倒说说看…他怎么个不配法,你又怎么个配法!”皇帝怒极反笑,其实他早已认定了邓绾是支持新法的能臣,以为这是反对派借故生事,所以格外生气,加上这件事是刘庠先惹起来的,又是在这么一个本来应当是欢喜的日子里,心里更是怒气难遏。
“邓绾上书言事,说什么王安石是伊尹,已是可耻。庆州之败,朝廷重边事,他上书本是言边事,因王安石不在,宰相陈升之、执政冯京拟让他去边疆,材有所用,邓绾不乐,有人问他想当什么官,他自谓当为馆阁,甚至于为谏官,因此媚事王安石。臣闻执政王安石轮值,立改授其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过两日就会宣布。其乡人笑骂,邓绾竟笑说,笑骂由你,好官我自为之。此无耻之尤也。”
石越到此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心里也不禁觉得邓绾这个人实在有点无耻。正想着这事要如何收场,却见又有人出列奏道:“陛下,这邓绾其人如此无耻,宜贬斥之,不可使列于朝廷。前者,邓绾上书,云青苗法在宁州实行以来,百姓欢欣鼓舞,他说以一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全国皆然。实际上青苗法扰民不便,天下咸知,邓绾其人,所说实不可信。请陛下明察,早废青苗法,则国家幸甚。”循声望去,也是认识的,翰林学士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