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 声名鹊起(01)
那是几件小事,但是历史正好因为这几件小事而改变。
——某个历史的旁观者
连续的大雪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温暖,虽然这一年的冬天才开始,但是挂在屋檐上冰棱已慢慢消rong,只有在屋脊两旁的瓦feng里和墙角树gen之下,还能看到积雪的痕迹。汴京城也慢慢恢复了平日的热闹。
自那一日去桑府之后,石越便和唐棣被唐甘南和桑俞楚一起留在了桑宅,桑俞楚寻思自己的儿子既然想求得上进,而这个石越又是个有才的,那唐棣和柴氏兄弟又都如此看重,久经世故的他更是百般笼络。在唐甘南的建议下,石越便成为了桑家的远房亲戚,上下打点一番,便把hu口也落在了桑家。平日就和唐棣、桑充国住在一起,也好互相学习。
唐棣这个人本xing最不喜huan呆在家里看书的,石越虽然也有个好静不好动的脾气,但jiao了唐棣这个朋友,却也免不了和他chu去游玩会友,只有桑充国却是打定主意闭门苦读,平日里除了和石越讲讲经义,谈谈诗词,甚至连书房都不太肯离开。这zhong古代儒生的典型学习方法,让石越看得目瞪口呆,又不免要摇tou叹息,不太明白这些人是用什么材料zuo成的。
生活算是慢慢稳定下来了,但是zuo为一个现代人,石越是无法忍受长时间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桑家人把他当成自己家里人一样,甚至连月例银都是仿照桑充国的标准给的;而唐甘南更是对他特别亲切,但是这并不能让他消除早日自立,真正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的想法。他在那天和唐甘南、桑俞楚谈论棉布之时,其实心里是有过想法的。因为王祯的《农书》本就是一个历史系的科班生必看的书目之一,而无论是黄dao婆的纺纱机还是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在幻灯片教学时,他都曾经看过这些设备的图片,可以说印象shen刻。虽然自己不是工匠,但是黄dao婆的技术离此时不久,而且黄dao婆亦是从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技术,说不定此时已经存在,只要自己能给chu个思路,再找几位能工巧匠加以探讨试制,珍妮纺纱机姑且不论,把黄dao婆的技术复原chu来,石越还是有相当的信心的。
但是石越也有不好开口的地方,一方面他希望能够借此技术和桑、唐两家合伙,让自己能够独立的占到一定的gu份;一方面他却没有办法说chu口。桑家和唐家对他都这么好,实际上可以说是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如果不是唐棣的帮助,自己说不定早就饿死街tou了,这个时候自己开口要gu份,实在是羞于启齿。若在现代那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这是士大夫开言重义,闭口轻利的宋代,自己也被唐棣等人当成读书人看待,大恩未报,就开口要钱,让人家如何看待自己呢?他实在很担心这zhong行为会为人的不齿。
这zhong矛盾的心情,让他一直没有再开口谈起棉布的事情,桑俞楚本来就没有认为他能有什么新的发明,自然毫不放在心上;而唐甘南也不知dao为何,绝口不提此事,似乎他早就不记得这一回事了一样。
唐棣因为毕竟是赴礼bu试的贡生,四chu1jiao结朋友是一项必修的功课,同一年参加考试的贡生,同一年中的进士,这些在将来都是重要的政治人脉,大家在朝堂上互相声援,互相扶持,是很常有的事情。在考前考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是这些大宋未来的政治jing1英们打好人际关系基础的关键时间。
唐棣和柴氏兄弟,还有李敦min、陈元凤等人都不断的来邀请石越参加这些贡生们的聚会,在他们来说,有了石越这样的一个朋友,自己也是与有荣焉,这是很给自己挣脸的事情。而李敦min更是格外的亲近石越,众人当中,他对石越的才华是最为钦佩的。
石越从来没有想过这zhongjiao游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chu1,他不过是把这个当成加shen自己与唐棣等人gan情的一zhong必要的方法罢了。但是对于这一年齐聚汴京参加礼bu试的贡生们来说“四川贡生唐棣的好友石越是个chuse的才子词人”这样的传言已是悄悄的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以至于每一次新的聚会,主动对石越说“久仰”的人越来越多。
“又是一次无聊的聚会,为什么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喜huanzuo这zhong事情呢?王安石的青苗法也应当颁行了吧?”石越扶着烂醉如泥的唐棣爬上ma车的时候,望着天上那皎洁的月亮,暗暗叹了一口气,一边不住的笑着和那些从shen边走过的半醉的贡生们说着“告辞”
“见识了这么多的读书人,似乎还是这个时代的jing1英,将来的政治就要jiao在他们手里,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的谈吐能让自己满意呢?刚才那个叫叶祖洽的,看他的文章写得hua团锦簇,可是人品却这么不堪!他连王安石都不认识,可言语之间,把王安石都chui捧成了孔子再生,这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