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改革
行起来异常顺利,第三天分拆邮传部的上谕便登报公部和铁路总局撤销,分设邮电部与交通部两部,邮电部掌握邮政和电报两块经营,以原邮传部右侍郎沈云沛为邮电部尚书,以吴郁生(为中国前国脚吴承瑛曾祖父)、李焜瀛为左右侍郎;交通部主要掌管航运、铁路和公路等权,尚书梁士,左侍郎李经楚(李鸿章侄孙,兼任交通银行总办),右侍郎梁如浩。
套用中立派观察家的话说,分拆后梁士也没捞到什么实际便宜本来他虽是邮传部侍郎,但因为那桐无能。他可以当整个邮传部的家。现在名正言顺做了交通部地尚书,明着看提了一级,能当家地地盘却小了一倍。他们哪里晓得。林广宇已交代梁士大修铁路的计划,他筹划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邮传部分拆完成后的当天深夜,杨度翩然而至。在目下这种情形,杨度至便等于皇帝亲临,何况对方是王闿运地高足。一直标榜帝王之学,徐世昌丝毫不敢怠慢,考虑了半天,将奕匡父子的动议和盘托出。
杨度哈哈大笑:“事到临头还兀自强为,也罢,随他去吧。”
“皇上有什么交代?”
“皇上对今年完成过渡内阁一事极为焦急,要求还是先把官制改革一事推行下去…那桐的案子不是主要的,过几日便可见分晓。不过要等一等时机;大佬之事,烦请中堂继续维持,皇上吩咐说暂时缓一缓。”
“大概还要多久?”
“总该快了吧。”杨度似笑非笑“按皇上的意思。过渡内阁成立之时,大佬应该…啊…哈哈!”
这一声笑在杨度的脸上。甜在徐世昌地心里奕匡是首席军机,自己如果不扳倒他如何能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此一节上,他与岑春煊的立场完全是一致的。这封时间表,同样是他焦急等待的内容。不过在脸上却仍是满脸慎重。
“大佬经营多年,树大根深,还请皙子提醒皇上不可掉以轻心。”
“无妨!你看看那些人,哪个不是酒囊饭袋、以捞钱害民为能事的败类?说句真话,刀若是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保管比谁转变的都快。不信,官制改革一事便可见分晓。这番皇上还没把那桐怎么样,他们已经都软掉了。”
“皇上圣明。”徐世昌笑道“以目下之情形,推动官制改革极为顺畅,绝无阻碍。”
“杨度先在这里恭祝一声徐总理,到时候开张了,相国可不要忘记派一个红包给我哟…”
“皙子,你又取笑我。”说罢,连自己都得意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