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章投机倒把(2/2)

“这么的利?”岑煊瞠目结“会不会又和鸦片一般?”

“君报仇十年不晚,总有一天也要让洋鬼….尝尝咱《报律》的厉害。志,这几日去钱庄怎么说?”

“大人,正想和您说这事。”皇甫皋“这几天去各大钱庄转了一圈,隐约说了这层意思,各家开列的条件也差不多,凭大人的名声地位,50万两内没有问题。但有一条很奇怪,我一说买招商局的票,这些钱庄老板便纷纷摇,说利太低,不如橡票来得风生起,劝我们不妨去那个,稳妥估计有三成以上的厚利。”

借他岑煊的金字招牌招摇撞骗不行,但用来转一二,腾挪借贷些银两用于投资他还是支持的他又不是翁同龢那泥古不化的清!借钱生财,不偷不抢、不贪不纳,再是天经地义不过!

由于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庚后全球橡胶资源缺,在人造橡胶还未产业化之时,天然橡胶作为唯一来源炙手可、价格暴涨。上年初敦市场橡胶每磅售价2令,到1909年初便涨到了6先令,一年功夫暴涨200%,,9先令一镑,又足足递增了50%。

评论:“革命党要骂朝廷,可以,本来就是势明了说,光明正大,也没那么啰嗦,最气人的便是洋鬼‘治外法权’,这分明是借庇护政治犯来显示他们在华的特殊权益,令人忍无可忍!”

随着橡胶价格的暴涨,橡胶公司票价格也由此涨船,早先在南洋设立的橡胶公司面值不过10元的票,居然在短短3内涨到了元,其递增倍数比橡胶本涨幅更为惊人。大量国际资本转向橡胶资源的开发,南洋群岛则是各国投资的重地区。短短两年间,以开发南洋橡胶为宗旨而新设立的的公司多达100家,并大肆招得发,极受追捧。在敦金市场,橡胶票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快销售速度足足100英的票在半小时之内销售一空,国际橡胶投资早已转为投机,几近疯狂。

煊自律甚严,对手下人要求也极为严格,这就造成了一个困境跟他愈,日就过得愈。年青时血气方刚还能应付,一旦稍长,锐气减退,家琐事缠,则取之心愈发削弱。他是信奉“至清则无鱼”这一说法的,限了他人的财路,怎么也得有个补偿,不然这批亲随如果在妻儿女父母面前都抬不起来,如何能在商、贪官面前昂起来?

上海作为中外对接的窗,国际涌动的橡胶投机随之也渗透来。据《泰士报》估计,100家南洋橡胶公司有近40在上海设,通常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后由上海的洋行经办并代售票,主要销售对象便是富裕华人和在沪洋人。由于上海人把橡胶叫作橡,所以坊间又称之“橡票”

“不然,鸦片是毒,有百害而无一利。人对橡并无需求,唯汽车离不开橡。”皇甫皋说“但我隐隐有觉,总觉得这投机倒把,弊丛生,说不定什么时候便有惊天风险。”

看似闲事的一段话,却揭开了上海滩金风暴的盖

“志兄所言甚是,当年幼时曾在同文馆受学,听先生讲起过尼德兰郁金香风波,不少人亏输累累,家破人亡…”刘元青正任英文秘书,解释“这郁金香不过是尼德兰寻常卉,价格亦低廉,不料有一阵炒得极,成十上百倍的递增,无数人妄图一夜暴富,结果不过两三年价格便跌到极廉,投机客大多血本无归…其兴也忽也,其亡也忽矣!”

煊听后眉皱:“看来橡票大有文章,非好好查查不可。”

煊所谓招商局一事并非心血来,而是确确实实有此念,他倒也不是为自己,却是为了这些亲随。岑煊位权重,俸禄优,即便不贪不纳,小日也过得舒坦,但他的亲随品秩却不,如果不借这块金字招牌来,光靠那死俸禄一不当心便有喝西北风的危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