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果断决策(2/3)

“请皇上放心,第一镇统制官是何宗莲,兵分都是咱们旗人哩,都对皇上忠心耿耿,哪里肯听他袁世凯的?”

不错,这是我想要用的人。

没过多久,一个英俊锐气的年青军官领着人鱼贯而靴锃亮、腰间的武装带和军刀虽然已经取下,但腰板尤为直,上军装一尘不染,甚至连皱褶都没有,双目炯炯,神情肃杀且严谨。众人见了皇上,立刻跪下磕,山呼万岁,整齐划一、令行禁止。

“铁良,朕代你的差事抓办,良弼我另有言语代。”

“无妨,陆军尚书有20卫兵随行亦是平常,卿之忠耿朕心中有数。”林广宇宽他“朕给你留2个卫兵,其余18人全听朕指挥。6个人给我看住门,谁敢私自一律格杀勿论,还有12人给我内戒备,特别是袁世凯在的东昌廊一带,专门派4个人给我盯着,绝不能让他逃去…得,你上把人传来。”

“回皇上,才在大内也用不得卫兵,就全留下听候差遣,上去调第一镇。”

“这就好!这就好!铁良,皇太后过世,京城躁动,百姓不安,为防宵小捣,朕命令何宗莲连夜带可靠城,拱卫京畿。赏银提到每人5两,衣服鞋等以后再发。”

…他是满族亲贵,反袁立场不言自明。他参与了新军编练,和袁世凯一样是襄办大臣,对于练兵既有经验又有办法,对于各的影响力也在,实在是行下一步动作的关键人。当然用铁良也有一定的隐患…他是奕劻一手提上来的人,后者对其有栽培之恩,存在着与奕劻沆瀣一气的危险,林广宇决定再思量思量。

“第一镇可靠么?统制官是谁?你能不能指挥如意?别到时候又听袁世凯的。”

“带卫兵否?”

“成了,才费了不少力气,答应给他队每人二两银,二双新鞋,一新装…段祺瑞这才答应走。下午时分第六镇的先队已经坐火车走了,其余分估摸着到明天也该走完。”铁良又补充了一句“赏给他的东西也随车一并给了。”

“臣以为,当请天诛之。”

“喳!”用不着铁良亲自跑一趟,一旁的小太监拿了手谕便去放行了。

“就只剩下第一镇了。”铁良解释太后的吩咐,第一镇也是要同样赏赐的,可才为了打发段祺瑞,先把东西给第一镇了,第一镇的那份还没着落呢。”

才遵旨。”来的时候井然有序,去的时候同样井然有序,看得林广宇心,这大清国的军队都要这样就好了。

良弼一愣,没想到皇帝劈就来这一句。

“办成了么?”

“天有不测风云…朕也是没想到。”林广宇继续问“你办的什么差事?”



“禀皇上,太后的懿旨办差,现在刚赶回来覆命,没想到…没想到…”说着说着言语又哽咽起来。

“皇上,他叫良弼,是红带的宗室,镶黄旗人,故大学士伊里布之孙。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通晓军事,现任陆军军学司司长兼参议上行走,太后的差事就是他和才一去办的。”铁良估计皇帝不认识良弼,连忙介绍。可他哪里知,此光绪已非彼光绪,对良弼可谓知知底…这是多次拒绝老袁百般拉拢的军事人才,是铁杆的、比铁良更为激的反袁派,妙啊…“都平,良弼你留下,其他人先到殿外等候。”

“带了,一共20人,都在外候着,皇上的意思是?”

“好,很好…这差事你办的不错。”林广宇“段祺瑞走后,京城还有谁的队?”

“都带了。”铁良忽地意识到不妥,连忙跪倒磕“非是臣逾越,实则今日宣第六镇官兵所需,群情激,以防万一。原本臣打算天明后再行复旨,怎奈路遇公公,一惊之下不及遣散众人便至大内,请皇上明察。”

林广宇大喜过望,这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京城的武装力量只剩下第一镇了,这可是从京旗常备军发展而来的武装力量,北洋烙印不是那么,如果掌控的好完全是听命自己,可以有效利用的军事力量,想想不放心,还是再问一句。

殿内只剩下了良弼,林广宇上下打量着对方,一时倒也不急着说话。良弼初与皇帝目光相接,只一瞬便低眉下去,神情甚是恭敬,这是一自然的,油然而生的尊敬,仪态却仍是军人傲骨,直地站着,没有半卑躬屈膝,不愧是清末满人五杰。

“国有大大恶,臣当如何?”

“带械否?”

“谢皇上的恩典!请皇上放心,这差事上去办!”铁良一听皱了皱眉,京城将有大变?皇帝亲政,要拿袁世凯开刀?

“太后让才把段祺瑞所属的第六朕调回涞,换臣直接统属的第一镇城拱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