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智困枭雄(2/3)

“臣在。”

“先太后尊号已定,可尽快发丧,所有典礼仪式,由你们统筹,不得有误!”听到这个命令,袁世凯愣住了,他虽然在官场上摸爬打几十年,练就了一幅人模样,但自小玩世不恭,对于婚娶丧葬的各类风俗路却是一知半解,如何使得?世续统内务,对于红白喜事还算了解,但慈禧驾崩这么大的国丧,他还没有经手过,看袁世凯的模样似乎也是不懂的,找谁去商量?两人推托不能推托,说不会又不敢,唯唯诺诺后却是面面相觑。

“禀皇上…”小德张跑了来“皇后主已替老佛爷小殓。方才钦天监前来回话,选定后天卯正(清晨六)为大殓吉时。”

“可依此议。”林

明!张之暗暗翘起了大拇指,皇上这权收得明…先是支开了军机的其余几个大臣,将军机重权抓到了载沣和鹿传霖的手中。谁不知鹿传霖年事已,是了名的好好先生,载沣又着摄政王的名,这权还不都抓在载沣的手中?皇上虽然说两人对急事务有临机置的全力,但一来载沣是皇上的亲兄弟,他的意思多半就是皇上的意思,二来载沣格懦弱,估计样样大事都得请示,也不会背着皇上下什么命令,这权溜了一圈又转回到了皇上的手中,表面上还不偏不倚,明,明啊!

“无妨,卿直言即可。”

“先太后大渐,遗诰自当准备得详,孝达(张之的字),此事你是当仁不让。”

“晚清旗人三才”但在林广宇心目中也及不上正儿八经的钦张之,张南

“卯正时分,天如何?”“天已渐放晴亮。”

“依臣看提前一个时辰起灵即可,时间既已足够,又不会惊扰禁”载沣

“皇上英明!”众人随声附和,总算又过了一个难关。

那桐有心帮袁世凯一把,便:“先太后大丧可非同小可,臣愿助一臂之力,以不负皇太后多年恩情。”

“难得你这份孝心,就帮衬着吧。”林广宇想了想,你们不是搞朋党么?脆把奕劻也搭给你们算了“这样吧,为郑重起见,这事让庆王爷负总责,你们先起草个章程,等他回来后好好商议商议…”

“臣遵旨。”

“移灵呢?”张之继续问:“钦天监定在什么时候?”

“那便依此议为先太后上尊谥。”面对掌权合法的第一个考验,林广宇心:是非得失自在人心,谥号加得再好又有何补益?就张南的意见办。

“臣等附议。”

“现在除了庆王爷,军机的各位大臣都在了,诸位都是老臣,虚话也不必说,这国丧大典,朕还得指望着诸位。”

“此非限时,还请皇上、王爷跟各位中堂定夺。”

“皇上吩咐,臣自当尽力。”三人嘴上众一词,但世续心里却急得脚。满朝文武谁不知庆亲王是个贪财好宝之人,大典让他经手,肯定上下其手,中饱私,岂不是和国库过不去?皇上啊,你怎么这般糊涂?说又不能说,只能埋在心底,急得七窍生烟。

张之却推托:“先太后功德巍巍,臣不敢妄加臧否…”

“诸卿有何异议?”

即无妨,那张之便捻着白须,开始沉思起来,少顷便有了结果:“臣拟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天兴圣显皇后,请皇上训示。”一共25个字,不仅大大超过了清代皇后一般只有19字谥号的传统,而且还获得了“天兴圣”这样的溢之词。

“袁世凯、世续。”林广宇开始将。

张之看的来,其余人当然也看得来。袁世凯一看皇帝这安排,心里直打鼓,偏生还找不到理由反驳,真是又气又急还不能发作。

“载沣,鹿大人年事已,朕就不让他为大典费心,由你陪鹿大人在军机坐堂,万一有急事务又不及报于朕,你们便先置了吧。”

端的是老谋算!林广宇心中暗暗慨。这25字中,从“慈禧”开始的一共16字全是同治光绪两朝给慈禧上的徽号,孝钦是清代皇后谥号的惯例“显皇后”则是因为咸丰帝是“显皇帝”张南原封不动地就搬了过来,这老的记忆力咋就这么好?唯一让他加的就是“天兴圣”虽然这个超常规谥号林广宇认为并不慈禧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既然作为“孝”有些还是“自己”上的徽号,不便反驳,也不能反驳。张南说是请皇上训示,其实只能接受,何能训示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