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销路(3/3)

管事的抵制也很有道理,这让王静辉非常的为难,不过他还是坚持将食用油纳入了采购计划…不过不是运往高丽,而是走私到辽国。

辽国由于地处北方,其沿海有多个优良的产盐地。食盐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大宋。契丹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将过剩的食盐扔回大海。而是通过走私地方法运到大宋沿海贩卖牟取暴利。辽国向大宋走私食盐非常猖狂,就连王静辉治下地楚州都会有契丹盐贩子出现,他的职位也是挂厢军正印地,日常处理公文的时候就有这些问题反映上来。多数的时候都是不了了之。

受到辽国盐贩子的启发,王静辉决定干脆向辽国走私食用油,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给老丈人和枢密使富弼、参谋总长郭逵都写了信,希望能够得到朝廷地支持。楚州的食用油虽然便宜,但也伤害了周边地区的榨油行业,由于成本低廉,楚州产的食用油几乎垄断了淮南东西两路和京畿路,连河北路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可不是王静辉希望看到的。干脆直接把“祸水”北引,也让契丹人尝尝走私的滋味。

英宗赵曙和富弼、韩琦、郭逵等人看到王静辉的来信后,都是面面相觑:驸马这手也是够毒辣的了,并且其中的利益使他们无法拒绝。所提出地要求也很简单,需要枢密院帮助沿途运输,武力保护,并且受枢密院控制的在辽国境内那些“和尚道士”来转行经营一下食用油生意。其中所得的利润扣除订货外,全部可以纳入大宋的灰色收入。

现在赵曙和韩琦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拆东墙补西墙。但也是被穷怕了,这走私的买卖现在大宋也没有少做:自从王静辉提出对西夏和辽国大力开展走私贸易后,不仅得到了大量的马匹牛羊等急需之物,还使边疆的将士生活改善了许多。大宋便开始在这上面食髓知味,由当初的可有可无,到现在上下一起热衷走私。而且有那些先行在辽国布下地“和尚道士”使得走私活动异常顺利,成绩斐然。

食用油如果运到高丽或是倭国,估计十有**会亏本儿,但如果是运到辽国,那是肯定的赚钱,而且还会赚不少,这笔帐老丈人和韩琦算得可是非常精明的,所以很快便给王静辉肯定的答复了。

王静辉看过老丈人的回信后,苦笑的摇摇头:我都干了些什么啊!现在地大宋天天在高唱“圣人语录”暗地里却做着天下最大的走私商。不过好在自己没有想过走私鸦片,那东西才是真是的利器,不过辽国的国土上也有半数以上的汉人,这东西现在就先做个储备吧。

“听说日本的黄金比较多,号称‘黄金国’,不知道鸦片在那里能不嫩卖出个好价钱。如果朝那里走私鸦片,自己是绝对没有负罪感的…”王静辉心中暗暗的想到,虽然有些不大现实,但他认为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不过罂粟花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现在又传播到哪里了…

食用油走私将会是长期性的,而且似乎王静辉那道申斥辽国向大宋走私食盐的奏章刺激的英宗赵曙等人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反应强烈,也要在走私上面让辽国喝上一壶:盐税是大宋财政的重要收入,可以达到两千万贯,这可是财政的顶梁柱,辽国的墙角挖的也太狠了。这也难怪赵曙给王静辉的心中要求他和枢密院“妥善”的处理好此事,还要求加大走私的数量…这是那些“和尚道士”在辽国目前的权势给枢密院的底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