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六章赏赐(3/3)

位置有“计相”之称,他从那里翻阅了大量的卷宗。王静辉曾经告诫他:治理国家就像持家过日子一般,必须对帝国的各项数字熟记于心,并且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提出解决方法。

对于王静辉这位在赵顼眼中亦师亦友的人。由于他一贯地成功和足智多谋赢得了赵顼地信任。几乎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这段日子赵顼在三司翻阅卷宗使得他对大宋地现状有了更清楚和更深刻的了解:大宋现在真是太穷了!看着眼前的繁华,谁有能够想象的出现在地大宋每年的财政赤字居然高达数百万贯?!大宋现在在严重失血。改良现有体制其紧迫性远在那些满口文章道德士子说得要急迫的多!

此时听到王静辉打算把这些淤田用来供朝廷赏赐所用,他当然有些不以为然,但这是王静辉提出来的,肯定是有他的理由。所以颍王赵顼在一旁也表示同意这样来处理耕地。不过枢密使富弼则表示还是用来做进一步分流厢军所用。

英宗赵曙考虑了一会儿说道:“还是按照驸马的意思来做吧!不过驸马在楚州是有功之臣,要赏赐也要先赏赐他,据说他为修正楚州的水利,无偿借出四十万贯?两位爱卿看看该如何赏赐驸马?”

宰辅韩琦说道:“赏赐驸马也不难,这楚州的土地正好能够派上用场!”然后他有停顿了一下,笑着说道:“驸马家不缺钱!”

韩琦这句话多少有些开玩笑调侃的口吻,英宗赵曙等人听后也不禁笑了起来。赵曙说道:“驸马在楚州是花了大本钱的,咱们也不能亏待了他!嗯,就赏赐他良田万亩吧!两位爱卿看这样如何?”

韩琦和富弼听后,心中觉得这样地赏赐虽然重了些飞库手打。但与王静辉在楚州的功劳相比,却也不算多了,反正这些良田都是驸马在兴修水利的时候的意外所得,就是再多些对于朝廷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便同意了。

王静辉街道英宗赵曙的圣旨的时候,知道自己被赏赐了一万亩良田后,心中总算是平衡了一下:总算老子没有白干,这万亩良田便算作是兴修水利的利息了。老丈人看来还是满通情达理的嘛!

在七月奖赏王静辉在楚州所创下地功绩后,宰辅韩琦在朝中所受的压力更重了,御史中丞王陶弹劾韩琦、曾公亮不押常朝班,所以说韩琦跋扈,并且还引用霍光、梁冀专横的例子。韩琦和曾公亮都上表待罪。英宗赵曙把王陶写的弹章出示给韩琦,宰辅韩琦跪下脱掉官帽叩首说道:“臣非跋扈者。陛下可遣一小黄门到臣家中,则可缚臣以去矣!”韩琦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年他和众臣在狄武襄出任枢密使后,大加猜忌的报应居然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想到这里心中也是不仅黯然心死,也体会到了当年狄武襄心灰意冷地心境。

韩琦的这番话令英宗赵曙极为感动,想到自己能够登基,再到实现追封生父濮安懿王,再到治理国家,这中间韩琦功不可没!

但是王陶却没有就此打住,反而连奏不已,英宗赵曙向知制诰滕甫咨询,滕甫说道:“于是弹劾宰相,宰相固然有罪,但因此指宰辅韩公跋扈,然臣不敢芶同,臣以为这是欺天陷人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