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一十八章庐州城xia(2/3)

其后,分装备了西方武的淮军连战连胜,陆续收复江苏南大片土地,包括无锡、常州、常熟、太仓、昆山等。朝廷特升其为江苏巡抚,以表其功。李鸿章短短两年之内,就从一个幕僚,跃升为掌一省的巡抚,升迁之快,令人侧目。

湘军、淮军救援的第一目标是安徽首府安庆,安庆极其重要,只有先击败李秀成,稳定了安庆局势之后,湘、淮两军才能空来救援其他地方。因此,庐州就成了无援之城。

现在的各方势力之中,淮军是最小的。使用西方武的军队也就在一万人左右,剩下的仍然是使用土制火枪和大刀长矛的老式军队,而且总人数也不足五万。

李鸿章从湘军系统独立来之后,奉命镇守上海。后来李秀成挥军攻上海,李鸿章率领淮军和洋人武装并肩战斗,保护洋人租借,取得了大胜利。那次战斗让李鸿章看清楚了西式军队的厉害,接着,李鸿章就要求洋人卖给自己武

现在李秀成、张宗禹、苗沛霖等人拥兵二十余万,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战斗力上,都丝毫不逊于前来增援的湘军和淮军,最终鹿死谁手很难说。

李鸿章没有钱,他是想空手白狼。英国人、国人、普鲁士人、俄罗斯人都不肯给李鸿章武,但是,法国人却在关键时刻拉了李鸿章一把。

李明峰和袁保庆率军渡过淮河之后,分兵两路,袁保庆去救**,常胜军去救庐州。庐州为皖中第一重镇,由湘军将领把手,驻军三千。

但是,李明峰相信,不三年,淮军势力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原因很简单,有法国人在背后支持,淮军又掌握了上海这么个大银库,将来淮军的完全火化,是指日可待的。况且,李明峰也很重视李鸿章这个人。

李明峰这次南下助剿,就是要寻找机会,卖湘军和淮军一个人情。这次好了,老李就能和三支有威胁的军队中的两支,打下良好的关系。

***

李明峰则率另外两

就凭李鸿章这个名字,就注定了他所统领的淮军势必会不简单!

李明峰的设想,将来常胜军、湘军、淮军三大势力应该结成同盟,互相支援,既不造反,也不任人宰割。一旦这个设想成立,三军联盟,那朝廷就不能,也不敢削弱他们!

他的两营湘军,到安徽淮河地区大举招兵,短期内将手下军队扩充到了十八个营,三四万人。因为主要人都是淮河地区招来的,李鸿章的军队就被人称为“淮军”

法国公使已经知李明峰暗中和普鲁士往来了,为了防止李明峰完全倒向普鲁士之后,中国没有了法国的代言人,法国公使就借给了淮军一批武,并且训练淮军。很显然,法国人和李鸿章私下里达成了某些协议,李鸿章了法国人的代言人。

制实际上就类似于国这样的联制国家,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有指导作用,但是没有领导作用。

众将议定,三镇人攻,等到攻陷庐州北之后,再一同到庐州城下会合。

李明峰必须在短期内击败苗沛霖,否则的话,庐州城就要丢了。苗沛霖一旦占据了城池,有了地利优势,再加上人数优势,常胜军再想吃掉他,那就难了。

庐州城外是已经连续多日发起攻击的苗沛霖,其麾下士卒十万,声势骇人。幸亏庐州城城池固,而且城内军民一心防守,再加上苗沛霖主力仍在清扫外围,没有全到攻城之中,庐州才能守到今天。

李明峰率军由北向南往庐州发,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刘铭传带领本镇一万人,攻千人桥镇;第二路由吴长庆带领本镇一万人,攻金镇;第三路由韦志俊率领本镇一万人攻三河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