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柏葰案(2/2)

杜翰在旁边说:“赵光是柏葰的学生,赵光能有今天,全凭柏葰的全力提。当时朝中就有人开玩笑,说柏葰待赵光比待他自己的亲生儿都要好!”焦佑瀛也微笑着,表示也听过这样的玩笑。

照往常,即便被问了死罪,人被压到菜市待斩,在问斩之前,皇上都会派人送来特赦令,俗称驾帖。驾帖一到,死罪全都改为放。

奏折送里,当时先帝正和肃顺在一起,看了奏折之后,先帝想起了柏葰昔日的好,叹了:‘罪无可恕,但情有可原!’

柏葰当时都已经叮嘱家里人了,抓收拾行礼,准备到新疆去。但是,先帝认定柏葰结恭亲王,所以在是否下驾帖一事之上,犹豫不决。

情,所以这案到最后,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到了行刑那天,人都压到菜市了,当时柏葰都没意识到自己死到临。实际上,我们也没想到能有这个结果。咱大清的惯例,一般除了造反谋逆之外,一品大员都是可以免死的。

虽然柏葰没有受贿,但是他手下的考官却受贿了,他就有了失察之责。柏葰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是当朝正一品的宰相!理说这么小事,正常也就是个罚俸罢了,最多也就是个降级留用。

但是哪知,在关键时刻,恭王爷却面极力保举柏葰。先帝对恭王爷一直不放心,他看到恭王爷面保举柏葰,心中就认定,私下里,柏葰和恭王爷一定关系密切,甚至两人很可能结党营私。

柏葰死后,六王爷极力主张厚葬。先帝杀了柏葰之后,也有些后悔,所以也就应了六王爷之请。就因为这事,赵光就对六王爷德,成了‘恭王党’。”

“几分人情?”李明峰不解的问。

赵光是刑尚书,当时就在法场之上,他看到时辰不对,生怕驾帖送的晚了,所以连忙去请先帝下驾帖。

和六王爷结党,这是先帝最不能容忍的。这么一来,本来一件小事,却演变成了大案,咸丰爷就直接下旨死柏葰。”

假如当时在先帝边的人是和柏葰不错的大臣,他只要顺着说皇上的话几句,就能为柏葰争得免死的驾帖。但是坏就坏在,当时是肃顺在边!

肃顺将两个词组这么一调转,整个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赵光看到圣上之意甚决,也不敢再劝,只能哭哭啼啼的到菜市去给柏葰送行。

说实话,自从乾隆末年以来,科场舞弊倒真是越来越严重,发展到现在,几乎每一场科考都有舞弊,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焦佑瀛:“是的!这事还要从三年多以前说起,那年也就是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是由大学士柏葰任主考,那一次考试被人检举有舞弊之事。

但是当时先帝最信任的是肃顺,肃顺和柏葰有宿愿,所以当先帝询问肃顺该如何理此案的时候,肃顺就极力要求死柏葰。

焦佑瀛说:“绵森是宗室,和六王爷关系一直不错。至于赵光,则是欠了六王爷几分人情。”

李明峰问:“那赵光和柏葰是什么关系?”

“我早就发现绵森、赵光和鬼六的关系不同一般,听两位先生的意思,难他们之间还有旧谊?”李明峰疑惑的问

听到焦佑瀛讲述陈年旧事,杜翰不仅叹:“哎!柏中堂死的冤啊!自从隋唐开始科举以来,足足千年光景,从未有过一个一品大员因科场舞弊案而被斩,柏中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啊!”“这么说来,刑的两位个尚书都会为文祥、宝鋆开脱?”李明峰才不柏葰是否冤枉,他最关心的还是崇文门的案

当时朝中掌权的是载垣、端华等人,他们自然是站在肃顺一边,极力劝谏要求严惩柏葰。先帝当时还犹豫不决,认为案太小,岂能擅杀大臣。

柏葰看到学生哭成这样,知事情不好,当即就破大骂,诅咒肃顺死无全尸。但是无论怎么骂,都不可能改变他的命运了,最终时辰到了,柏葰还是被一刀了结了命。

肃顺听了这话,也不替柏葰说话,直接走门外,对等在外面的赵光说:‘上谕是,情有可原,但罪无可恕!’

但是凭良心说,柏葰柏中堂这人倒是个耿直清廉之人,那次的科考中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既然有人举报,还要查的,查来查去,倒也查了几个行贿送礼的事情,只不过事情都不是柏葰办理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