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一章局势变化(2/2)

塘沽一失,大沽炮台相当于腹背受敌。英法联军陆齐攻,大沽便吃不消了。僧格林沁分析局势,认为大沽守不住了,遂果断撤离大沽炮台,经过天津,撤退到通州。

军机大臣,兵尚书穆荫害怕皇帝再说什么骇人的话来,连忙献计到:“僧王尚有兵六万驻扎通州,直隶境内也有八旗绿营兵不下十万。洋人虽然侥幸得胜,却没伤我兵勇主力,只要圣上下旨调直隶附近兵京勤王,与洋人死战,以才浅见,胜数起码在八成。”

僧格林沁一撤退,大沽当日便被攻下。三日后,英法联军又占领天津城。消息传到北京,大清朝廷震。

“不可!”吏尚书沙纳急忙说到。

圆明园长园内,咸丰帝召集军机大臣,六尚书和内阁学士等朝廷最心共十余人讨论战局。

“不可!”众大臣听了这话,都了阵脚。

日后,攻击塘沽。塘沽遭袭,僧格林沁派三千蒙古铁骑往援。即使是世界上最锐的骑兵遇见火枪队也只有惨败一个下场,僧格林沁以少击多,以弱击,结果可想而知。

“如今洋人占了天津,看那势,恐怕不日就要兵,诸位卿,有何良策可以御敌?”咸丰皇帝今年刚刚二十九岁,正是心气傲,要事业的年纪,却哪料到,刚登基洪秀全就造反,没几年,这洋人又打到了京城,这位少年天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了。

塘沽一败,僧格林沁惊觉,原来英法联军的陆战实力更是悍。又数日,塘沽被联军攻占。

“有何不可?”穆荫问到。

咸丰见众大臣都沉默不语,怒:“尔等既然无计可施,那便迁都西安!”

怎么办?到了现在这局面,是战是和?

天津是北京屏障,天津一丢,京师震动。上至咸丰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生逃命的想法。幸好有肃顺,端华,奕等人阻拦,咸丰帝才没弃京而逃。

听到皇帝询问,众人皆闭不答。尤其是领侍卫内大臣兼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更是低不语,自洋人在咸丰七年底犯广州,肃顺就一直烈主战,如今战局不利,肃顺也不敢再开了。

“绿营八旗战力已经不,所起作用有限,僧王铁骑如此悍勇,尚且在洋人手中吃亏,更遑论他们了。再者说,兵家有云,夫战事,当未虑胜,先虑败。穆大人也说胜算仅有八成,但是如果败了,那可如何是好?”沙纳说到。

大学士桂良也来附和到:“确实如此!如果现在和谈,许以洋人些许好便可。一旦开战,朝廷再吃了败仗,恐怕京师都要保不住了,到那时候,丢的恐怕就是我大清的万里江山啊!”桂良说完,就跪在地上,磕不已,哀号:“老恭请圣上以江山社稷为重,莫要因为一时意气,轻启战端啊!”肃顺这时候实在忍受不住,也叩说到:“圣上,洋人不过靠着火犀利,侥幸胜了几场罢了。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国,沃野万里,军民万万,岂能与蛮夷和谈?!这次若是不给这些洋鬼厉害,恐怕他们将来还要三番五次的来我大清打秋风啊!”这时,又有一人说到:“诸位大人莫要争了,在下有一策可让众位大人都满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