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三章敌人的敌人是朋友(2/2)

但是岳琨的这法立即招致了吕伟焕的极力反对,并且下敕令要求将这些西夏遗民尽数赶宋境,不得岳琨收容他们,理由很简单,因为西夏国在北宋期间,一直和北宋为敌,虽然南宋之后,两国不再接壤,但是宋人还是敌视这些西夏人,怕这些西夏人宋之后,会惹麻烦,另外一个就是怕因为收容这些西夏人,招致蒙古人的报复,还消耗利州的资财。

不妨!毕竟危机下已经过去了,假以时日只要有岳琨和黄严在这里,料想四川也不会再什么大问题的!怀远随

一路上他以带孝之为由,谢绝了沿途官员的接待,轻舟之下,没有用多长时间,便回到了楚州。

另一封他派人送给岳琨,令岳琨只照他的方法继续,大不了让这些西夏人续,改成汉人,打散他们,以汉人的份令其在阶州一带屯田,为利州都统司提供粮秣。

二虎下已经接替了李若虎的位置,成了怀远的亲兵总,跟在怀远的:只可惜大人这次在四川时间太短了些,要不然的话,能给他们更多的事情!

此时亡于江陵的建的遗也早已被送回了大冶县,守家的周昊早已将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就连在海州为官的怀远的二哥怀亮,也已经挂职回到了大冶县守制,只待怀远回家了。

在回乡的路上,他终于收到了一个久等的消息,成吉思汗果真已经病死在了西夏的灵州,死后秘不丧,直至西夏末帝李晛城乞降,蒙古人立即斩杀了李晛以及众多党项皇族成员,并且中兴府大肆屠城,至此西夏国彻底覆灭。

怀远踏家村的时候,一孝服的怀亮着泪远远的便迎了来,怀远立即躬怀亮施了一礼带着悲痛对怀亮说:二哥!愚弟回来晚了

想了一下之后,怀远又立即写了一份奏疏,直接派人送京城,给赵昀,力陈收容这些西夏遗民的好,告诉赵昀下蒙古人已经是大宋的敌人了,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更何况这些西夏人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人,这些西夏遗民对蒙古人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只要善加利用,便能很快获得一支兵,对于以后光复中原故土,将会有很大的益,希望赵昀恩准令利州路扩大收容西夏人的力度,着令吕伟焕收回驱逐西夏遗民的成命。

建的丧事可以说办的极其隆重,这对于他来说,也算是终于荣归故里了,大冶了他这样一个官,也算是祖上积德,何况除了他之外,他还培养了一个更杰家后裔,所以周边的达官贵人以及乡绅亲戚都赶到了家村吊唁于他,这对建来说,假如他泉下有知的话,也应该笑了。

不过让怀远有些意外的是了这样一个事情,西夏国一些兵将以及百姓,不愿意被蒙古人役,他们蜂拥退了吐蕃境内,沿着被李若虎打通的那条通,居然一路逃到了宋境之中,以求得到宋人的庇护。

这次回大冶奔丧,怀远选择了乘船而下,如此一来,省去了不少的时间,由嘉陵江长江,便可一路返回楚州登岸,也省去了不少的力气。

考虑一下之后,怀远还派人给黄浩送去了一封信,令黄浩调拨一批粮以及钱,秘密的送给黄严,通过黄严移给岳琨,支持他收容这些西夏遗民,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不能听从吕伟焕的命令。

岳琨当即下令在阶州城附近开辟了一块地方,专门收容这些西夏逃兵以及难民,为其提供宿,并且效仿当年孟宗政在枣法,将这些逃宋境之中的西夏人之中的青壮收编组成了一支忠武军,隶属于利州路都统司。

边的人说

怀远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大怒,在船上便大骂吕伟焕短视,当即便修书两封,一封送给吕伟焕,告诉他最好还是收容这些西夏遗民,因为假如他不收容这些西夏遗民的话,这些人只能被活活饿死,或者被赶吐蕃沦为吐蕃人的隶,那样的话有损大宋的声誉。

理过这件事之后,很快怀远的船只便抵达了楚州,登岸之后,他也不在楚州停留,立即赶回了大冶县的老家。

这一次随怀远回去的只有不到一百人的护军,其余的那些跟着他从京城来的兵将,大分都被怀远安排到了四大都统司里面充当了诸军的骨,最低的也当上个都统,像邢方和方赖,直接便被提为了准备将,留在了黄严手下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