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二十四章朝议(2/2)

也只是像郑清之、真德秀、纪先成这样的等级的大臣才有资格传阅。

赵昀皱了皱眉,郑清之这帮大臣的话有些让他觉得如同兜受了一盆冷一般,兴奋的心情一下就跌了下来,顿时也到有些张了起来。

而现如今他们明知京东一带的义军已经尽归我朝,其辖地自然就是我朝属地,却还发大军侵京东,此举摆明了就是要占我朝属地,想我大宋刚刚收回百年失地,又岂容鞑轻易夺走,将军此举当是顺应民心之举,唯有击退蒙古大军,我朝方能保住京东之地,否则的话,就莫要妄论什么安定京东了!

郑清之看罢了这份奏折之后,上就觉得抓住了怀远的痛脚,来立即提了他的反对意见。

更何况剿灭李全之后,我军俘获众多李全旧,这些人假如不能妥善安置的话,迟早还是祸患,又何谈安定之说?而将军正是看清了这一,充分的利用这些所俘李全旧,令其有事可,以免闲来生事端,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还望圣上鼎立支持将军才是!

而且蒙古人狼野心,可以说已经是昭然若揭了,李全占据淮东京东等地,他本已是归顺了我朝,那么京东淮东之地也就早已被我朝收回,可蒙古人却还接受李全投靠,宣称京东及淮东之地乃是他们辖地,岂不等于公开向我朝索地吗?

圣上!微臣有本要奏,大人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如此行事未免太过大胆了吧!淮东初定不假,但是如此兴师动众北上抗击蒙古大军,岂不很可能会怒了蒙古的成吉思汗了吗?现如今成吉思汗正在征讨我大宋宿敌大金国,假若我朝与之恶的话,岂不正中金国下怀了吗?

还有将军着意动用民壮疏浚汴河,此举无疑太过冒险,当年金军曾经从路大肆犯我朝江淮防线,假如我朝现在疏浚河的话,岂不等于自毁长城了吗?一旦金国再次于我朝反目的话,只需夺取徐州之后,便可以乘船南下,长驱直,我江淮一带岂不危矣?

至于将军请旨疏浚汴河,更是可以说此乃远见卓识之举,郑大人的担心本就是杞人忧天,金人及其北人不善战,天下人尽知,假如我朝以后打算北复中原的话,大军粮秣械的转运将是非常繁重之事,将军下疏浚河,正是为长远打算!

当年开禧北伐虽然失败,且不论其它原因,大军粮秣转运方面就乃是一大问题,大军北上之后,后方转运粮秣不济,以至于令大军无法推,也是开禧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将军正是看到了这一,才会在此时提疏浚北段运河,如此远见卓识岂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但是看罢了怀远的这份奏章之后,大殿上立即便响起了一片嗡嗡的接耳的声音,宋代大臣帽上都有两长翅膀,此乃宋朝所独有的风景,一时间大殿上帽翅膀颤,嗡嗡声响成了一片。

而且如此大规模疏浚河,劳师动众不说,其耗费之更非我朝现如今可以承受的!还望圣上能驳回将军的奏请,令其只需安抚地方既可!

但是郑清之他们这些人的话音一落地,纪先成就第一个不了,当即便班说:启奏陛下,微臣对于郑大人等人的话不敢苟同,现如今虽然李全新灭,但是并不代表着京东局势已稳,大人此举也乃是为国着想,岂能阻止他北上抗蒙呢?

长久以来,南宋朝廷之中的不少人已经形成了以江淮为界,偏安江南的思想,在他们的脑里面,江淮防线见不可破,只要金人不能越过江淮一带,那么南宋就没有什么危险,当初韩侂胄就是冒然起兵北伐,结果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倒令南宋损失惨重,积存的大量钱粮资都毁于那次开禧北伐之中,现在的人一提到北上,心里面就有些发憷,不愿冒这样的风险,更何况这次怀远是想去北方和蒙古人开战,虽然这些当官的没见过蒙古大军的厉害,但是从这些年来金国被蒙古人欺负的程度,也知蒙古人绝不好惹,郑清之便是这些人之中的典型代表,所以他刚刚说来,便引得大殿上一些大臣赶附和。

微臣以为,现在不能让将军继续北上,圣上只需令他平定京东也就足矣,千万莫要再去招惹是非,令我大宋再竖新敌才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