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颇为不爽,就是府中的那个侍卫头肖凉,自从高怀远到了沂王府之后,作为一个身份独特的人,存在于沂王府之中,既不归郑识管辖,也不归他肖凉管辖,在府中最为自由,而且地位颇为超然,整天无所事事,还照样领取俸禄。
这一下让这个沂王府侍卫总管就很不爽了,同样都是武人出身,他也是个七品武职,沂王府之中众多侍卫都要听从他的吩咐,偏偏来了一个可以不听他的人插一杠子,这让肖凉很不高兴,后果当然很严重。
于是高怀远在到了沂王府之后,和众多人都结交的不错,偏偏只有这个肖凉,从见到他之后,便天天摆着一副臭脸,一脸的不待见的神态,总是在高怀远面前作出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
这样一来,高怀远便有些不好做了,他也曾试图和这个肖凉建立起来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方便他以后在沂王府行走,但是这个肖凉却只摆出一副公事公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简直就是水火不进,令高怀远也感到十分不爽而且毫无办法,为此他甚至专门请肖凉到外面,想宴请他一次,沟通一下联络联络感情,但是结果也被冷冷拒绝,好像高怀远欠他了五百两银子一般。
这种情况可不是高怀远乐于看到的事情,可偏偏贵诚自从他到了沂王府之后,心情大好的情况下,天天早起,让高怀远没事教他习练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晚上闲暇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在府中侍卫面前说起高怀远的功夫如何了得,颇有点以高怀远为荣的感觉,更是说起他听到的高怀远在军前痛宰金兵的事情的时候,有些眉飞色舞,听得一些下人对高怀远颇为敬重。
这一下便更是令那个肖凉感到非常不爽,在他看来,高怀远一个小小的县尉,以前不过就是个乡兵营押队罢了,能有多大本事,而他看贵诚,也颇有点不顺眼,觉得贵诚虽然有个皇族的身份,但是出身却十分卑微,简直就是井底之蛙,见过什么才是好功夫呀!
于是他便琢磨着如何在手下人面前,折一下高怀远的面子,开始留意起来高怀远的功夫起来。
而高怀远虽然受命于贵诚,没事的时候,陪着贵诚教他一些拳脚功夫,这件事也是受到了郑清之的支持的,宋代文人其实并非像后世人们所想的那样,只会读死书,结果弄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酸儒,宋代文人除了在学识上要有相当修养之外,同时不少文人还很注重对身体的锻炼,而且宋代不少有名的文士,还曾经弃笔从戎,在军中率军指挥作战,不少人立下过不少不世之功。
远的不说,比如刚刚过世不久的赵方,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文人,不照样在京西路一带,指挥宋军连连击败金军的进攻吗?而且还有孟宗政也是个文人出身,带兵打仗也一点不含糊。
再说远一点的北宋末年的宗泽、南宋初年的辛弃疾等人,也都是文人出身,照样上马能打仗,下马能作诗,所以说,宋代文人并不完全都只会读书,平日里还是会习练一些武艺,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的。
故此当贵诚提出要跟高怀远没事的时候习练武功,郑清之立即表示了支持,并专门吩咐高怀远,要尽心教导贵诚,还专门让高怀远早晨早点来王府,陪贵诚晨练,这一点上,郑清之还算是个相当明白的人。
所以高怀远这些日子里早早的都会赶到王府之中,陪贵诚习武健身,正好他的住所太小,也不便习武,而沂王府花园里面有很大的地方,也可以让他继续晨练的习惯,保持功夫不会因为在临安当差而荒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