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岁ru(2/2)

正所谓心急喝不得粥,下大清王朝仍未寿终正寝,有些事情还是急不得的。

最后,还是大伙怂恿村里最穷的柳大娘提申请,柳大娘家里刚死了男人,儿参加了湘军,也战死在九江城里了,只剩下祖孙三代两个女人一个小孩。听说别的阵亡勇丁有抚恤金发放,可柳大娘连一文钱也没有领到,私下里传言,是因为柳大娘家姓柳,在荷叶塘是外姓。

但这伙官兵也不是冤大,并非有求必应,有些泼无赖想混摸鱼,结果只是自讨没趣!

“不知。”丫环摇“现在不但荷叶塘的乡亲们,就是四乡八里的乡亲们都跑来看闹呢。听别人讲,这些官军跟以前的官军不一样,跟四老爷练的勇也不一样!他们是长沙刚刚建的第一师,俺哥还在里面当兵呢。”

“回老太爷,不是四老爷。”一名丫环回答“昨天从省里开来了一百多官军,在村驻扎了下来,现在正在练呢。”

在荷叶塘的晒谷场上,一百名壮的士兵正在龙虎猛地训练,许多附近的乡亲都大老远跑来围观,但更多的人却围在晒谷场旁边的那棵老树下,老树上贴着一张大红纸的告示,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正在摇晃脑地念。

“听俺哥说,他们不欺负人,不占民房,看见漂亮姑娘也不会动手动脚的。”丫环“俺哥还说,他们还要办贫民互救会,专门替那些家里没有壮年劳力的穷苦人家下田农活,而且是白活,既不用饭,也不用给钱。”

最近,荷叶塘发生了一件大事,村民们奔走相告,简直比当年曾国藩回家时还要闹。

“是吗,怎么个不一样法?”曾麟书问“说来听听。”

这下,乡亲们算是彻底相信了这伙官兵,都纷纷提了救助申请。

这是秦汉想的妙计,依仗湘楚军校来的骨学员,率领长沙卫戍第一师的官兵以分兵屯田的方式,去唤醒分封建势力十分大地区的穷苦百姓的反抗意识!这只是秦汉的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

同地为官了!这心惊胆战的日他是真过怕了。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妹?不通,文理不通,哪有将父老和兄弟妹混为一谈的?简直是长幼不分、礼教不尊。”

“有这等事情?”曾麟书挣扎着坐起来“这倒新鲜,贫民互救会?新鲜。”

“只要家里没有壮年劳力的,或者丈夫、儿在外当兵打仗的,都可以申请加贫民互救会,我们会在农忙时节提供尽可能的助力,不需要任何报酬,长沙卫戍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第三连,第二排…宣?”

从这天开始,这伙一百人的官兵便在荷叶塘扎了下来,他们半天喊打喊杀地训练,半天开垦山前那片荒地,几个月鼓捣下来,愣是将几十亩荒山野岭变成了良田。自从这伙官兵到来之后,荷叶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绝大多数的穷人发生了思想的刻转变,他们不再对地主的压榨千依百顺,地主富农蛮横无理的要求逐渐开始遭到抵制,这气象是一天天地发生了变化…

这一下,围在附近的乡亲们顿时就炸开了锅,纷纷不信,天下竟会有这等好事?当兵的不要酬谢白给活?连饭也不用?由于从未遇上过这事情,乡亲们一时间谁也不敢造次,唯恐这只是个陷阱,是这伙官兵想的诡计,没一个人敢提要求。

**

“周夫,你还是接着往下念吧。”

“官军?”曾麟书皱着眉“官军不在长沙守卫,跑这乡下来什么来了?”

不过乎乡亲们意料的是,在柳大娘壮着胆提申请的当天下午,十几名壮的官军便到了柳大娘租的三亩田里,不用耕,生生以人力梨翻了田,还好秧苗,临走时,还将柳大娘家已经破得实在不行的茅草房给修缉一新。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已经七十六岁了,年前的一场大病刚刚有些好转,正躺在院里晒太呢,听到外面吵得不行,便问附近的家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吵吵闹闹喊杀喊杀的?是不是老四把勇丁带到家里练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