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内连续两次打击,湖北境内的绿营已经所剩无几,在方圆数百里之内,真正能够威胁到西征军安危的其实只有两支军力,一是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铁骑,再就是曾国蕃率领的湘勇了。
所以,赖汉英将六万西征军主力集中在武昌城内,以逸待劳,准备在武昌城下和湘勇决一死战。而韦俊则率一万兵扼守通城,保护西征军生命线。如果曾国藩舍武昌取通城,以韦俊之能辅以一万
兵,足以
守一月有余,届时西征军主力从武昌城倾巢而
,里外夹击,湘勇必败无疑。
驻守通城的是太平军国宗韦俊,也就北王韦昌辉的弟弟。韦俊还只有二十六岁,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跟随洪秀全一路从金田杀到江宁,又追随赖汉英、胡以晃的西征军杀回武昌,可谓是经百战,而且更为难得的是韦俊熟读诗书,文武全才,跟石达开一样,是太平军中难得的大将之才。
在兵力置上,西征军指挥
是经过严密的推敲的。
从军事角度上讲,曾国藩此举是极为不妥的,如果赖汉英能及时调整,放弃被动依靠武昌
城消耗敌军的保守思想,反而率太平军主力主动
击、将曾国藩三路大军各个击破的话,曾国藩的三路大军,没有一路能够挡得住太平军泰山压
般的攻击。
通城是太平天国西征大军的储粮之地,里面储存着几十万石粮,太平军西征军统帅赖汉英不敢大意,特别
调了一万
兵归韦俊统帅,驻守通城,保护西征军的生命线。
心生怯意。
不过曾国藩显然在这一赌博里押对了宝。
因此,乐骁勇决定索将队伍拉到通城、崇
一线,协助正在那里作战的湘勇,夹击太平军。
在胡林翼、李元度率领的右路大军赶到之前,曾国藩的万余湘勇居然罕见地将六万太平军主力牢牢地围在了武昌城内。而赖、胡两人再次犯了消极抵抗的错误,一味想着要依托武昌城固的城墙最大限度地消耗湘军,并不急于主动
击。
曾国藩不顾以寡击众,冒兵家大忌果然兵分三路,合围武昌。
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虽然人数多、机动力且战力
悍,但却被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牵制在河南、山东一带,短时间内无力西
。
排除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那么剩下的唯一威胁便是曾国藩的两万湘勇了。西征军指挥清楚,湘勇人数虽少,战力却是非同小可!
官又正丞相林绍璋也算得太平军中一员悍将,但率领一万
兵却在湘潭城下全军覆灭。
经过仔细分析,赖汉英和胡以晃认为,无论是迫于咸丰妖的压力,还是曾国藩
于壮声威的考虑,湘勇的主攻方向必然会是武昌!武昌是乃是长江重镇,墙
城厚,易守难攻,湘勇人数本就不多,因此曾国藩不太可能分兵,定会集中全力攻打武昌。
中路七千陆勇有惊无险,直武昌城下,左路一万
师在杨载福、彭玉鳞的率领下虽然遭到了太平军
师的顽
抵抗,也付
了不小的代价,包括
师营官褚汝航在内,阵亡五百余人,但最终仍旧大获全胜,全歼太平军
师,
武昌城下。
而城外的曾国藩自然更加不急于攻,他的冒险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要看右路的胡、李二人率领的三千偏师了。如果胡、李二人胜,则湘勇有望大获全胜,一举克复武昌,如果胡、李二人败,只怕湘勇就要成为历史中的名词了…
赖汉英的思虑不可谓不周密,将咸丰皇帝和曾国藩的想法料了个九分九,但他仍旧低估了曾国藩的雄心。曾国藩虽然只有两万兵,但他的魄力却远远超过了他的兵力。他就像一个赌徒,当他手里拥有一两银
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下二两银
的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