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看罢信,略微一想,便呵呵大笑:“知我者,公明哥哥也!这般看重,便是为他赴汤蹈火,岂有二言!”便设酒宴,请
宗上座。其时韩滔镇
翟,单延珪镇兖州,张横、彭祀、侯健、凌振俱在青州。其余樊瑞、皇甫端、魏定国、李云等,俱来作陪。酒席之上,董平取
宋江书信,公诸众,面有得
。众皆称贺,唯樊瑞闷闷不悦。董平殷勤招待,更劝多饮。酒至半酣,当场下令,要发兵洛
。樊瑞起
谏
:“酒宴之上,不应谈军国大事,以免昏误。”平怪他当众
撞,
要指责,
宗
:“樊瑞兄弟说的在理,哥哥明察。”平方不说。于是尽
而归。
石碣天书标同心,王空设混世机。终究宋江多狡计,一字收揽董将军。
次日,董平升帐。先由宗替宋江行拜将之礼。董平受了“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七州大都督”职衔,便传将令。先遣混世
王樊瑞,前往徐州卢俊义
联络,夜间已
发;再留彭祀守青州,单延珪守兖州,魏定国守许昌。自令韩滔为先锋,皇甫端为护卫,李云为接应使,调集各县兵
,合计步军近三万,
军五千余,扬旌直取洛
。并请
宗回报宋江,转呈谢意。
宗便赶回荆州复命。宋江闻报,抚掌大笑
:“果不
吴加亮预料!”
宗
:“哥哥,我在董平兄弟帐前,看樊瑞兄弟神
,略有
。恐中原异常,有他尴尬。哥哥不可不稍加提防,免得坏了兄弟义气。”宋江叹
:“我也知樊瑞兄弟文武双全,兼通天文地理,原本又是一山之主。及至排定座次,只在地煞中排二十五位,并列步军将校,亦有委屈。然此天意使然,岂得因此耿耿于怀?好在董将军颇知我意,必不为所惑。亦愿樊瑞兄弟自行悔悟罢了。”
宗拜服不止。
宗奉
愚兄宋江,敬送贤弟董平将军。我等一百单八人上应天罡地煞之数,名分兄弟,情谊手足,前番聚义梁山,何等豪迈;今既驾雷汉,可知天命在我,
转乾坤,以造清平。如今贤弟据三州之地,拥十万雄兵,可谓威名远播,便是愚兄等,亦为喜悦。想我梁山
汉十余年,创业艰险,至今杳杳;旋因贤弟奋勇一击,则如风卷残云,皓月九天,贤弟才略,可谓盖世无双,亦足我梁山兄弟之栋梁也。闻贤弟自号“汉车骑将军”愚兄犹以车骑名号,不足彰贤弟伟业,故拜贤弟为“车骑大将军”领司隶校尉,兼司○、豫、青、徐、并、冀七州军事大都督。望贤弟勿负众手足厚望,速速
兵洛
,捣曹贼巢
;则江山可传檄以定,贤弟亦得列土封疆,平分天下,岂不功名俱收?为此雷霆之师,在贤弟是反掌之举,而于天下万姓,则有解救倒悬之功;在梁山兄弟,有义薄云天之意。此谓手足呼应,共成大业。尚请贤弟勿辞。
宋江看罢,猛悟:“原来如此!是俺失于计较也!”思度片刻,便令神行太保
宗,先往
郡去,吩咐金大
选用上等好金,篆刻印绶。
宗去后不多日,携印回来。宋江又遣他携印绶赶往许昌去,拜董平为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其余樊瑞、魏定国、单延珪、韩滔、彭祀等,各自加官
爵。并送亲笔书信一封与董平。
当夜二更,樊瑞再来见董平,:“将军莫非真
兵
洛
?”董平
:“正是。”樊瑞
:“其中利害,我前番已说明。将军若此时取洛
,恐洛
未得,三州反失,徒为他人火中取栗也。”董平闻言大怒
:“我自起兵梁山,数月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生如何这等轻我?且宋公明视我为腹心手足,我亦当奉他为首脑,此‘士为知己者死’,又岂能称作‘火中取栗’?樊先生亦是名列石碣之内,如何这般屡
谗言,离间我兄弟关系?莫非因位居地煞,颇有不满么?”樊瑞闻言
变,知他已为宋江区区小计所折服,心里自想:“闻谄谀则喜,见小利而动,此人虽勇武盖世,非成大业之主也。我若留于此,恐为之害。”遂长揖
:“将军既决心已下,小可亦不再罗嗦。只是既
攻取洛
,则恐豫州、徐州之敌,乘虚
寇兖州、青州;某
去卢大官人军中,相助联络。”董平
:“甚好。樊先生你我之言,并无第三人知晓,先生勿过虑。”瑞拜辞
门,收拾行装,带了两个贴
伴当,连夜往投卢俊义军中去了。后人有诗叹
:
相持不下之时,可谓举足轻重。倘生不测之心,非唯哥哥大业有损,亦坏了梁山兄弟义气。望哥哥不吝官爵,厚厚加封,并以情理动之,使董平激效命,则大局可清也。”
董平接着宗,因心
别有打算,面上殷勤,实则防备。待拆开宋江书信看时,略云:
宋江再谓宗:“董平军
既
,曹魏必
。只是辽东一
,尚未发动。吴加亮先前曾遗下锦
一个,院长可带了,急赴辽东,寻燕顺、
麟、焦
、石勇四位兄弟,照锦
安排行事,不得有误。”
宗取了锦
自去。江复召林冲、呼延灼、柴
、徐宁等,整备军
,只待洛
扰动,便乘机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