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无欠缺。”王凌、毋丘俭道:“全仗都督调遣有方。”于是懿同师引军回洛阳。
话头回转雍州,那西路秦明、中路庞统、东路川军及吴用,皆出秦川而临渭原,曹真连折数阵,只好叫军马各守营寨。忽得秦朗、辛毗、戴陵引二万军来,大喜道:“如今兵力充足,可与贼军一战。”辛毗道:“我军来时,司马仲达曾有言;雍州渭原,地势起伏;梁山贼一战杀夏侯伯仁,夺取汉中,乘胜而来,难以力敌;我军利在多守,不可贸然出击。待曹子孝攻取荆州之后,再作后继。”曹真道:“仲达此话,固然得计,却也有不妥之处。自古交战,若是一味死守,任敌扬旌往返,则终有失也。先前于渭水死守,是迫不得已;今秦元明援军既来,我军转优,正可进兵,以破敌势;若能克谐,则国家无忧矣。”辛毗待要再劝时,秦朗道:“子丹兄所言甚好,某愿从命,若有所失,与兄共承责。”曹真大喜道:“如今贼军分作三路进兵,其左路秦明,甚是凶悍,中路庞统,人称凤雏,乃天下奇才。唯有右路,是川军为主,吴用虽然诡计多端,毕竟兵马不多。二贼原非一路,两下聚合,各怀鬼胎。前番张隽乂虽被他杀出道口,却是偶中奸计。我欲以兵击之,若得破其右翼,贼军心必堕;然后回师西向,可保全雍州。”秦朗道:“妙极。”曹真道:“如此便请元明引本部军,往武功之地,汇合张郃、王双,攻刘湘、吴用之军。佐治可留此处助我。”辛毗只好从命。于是秦朗、戴陵引二万军去了。既到,便与戴陵分兵两路:自己到武功,汇合张郃,攻川军;戴陵引偏师到槐里,汇合王双,攻吴用。
早有小校报知庞统。庞统呵呵笑道:“曹真这厮,倚仗多了些军马,竟欲反来攻我。我原本还担心他渭北兵马雄厚,难以骤然攻克;今既分兵大进,则我可乘隙取之。”扈三娘道:“军师,那秦朗军马既往东路去,川军又弱;恐怕吴用哥哥难以抵挡。可发兵前往支援也。”庞统道:“三娘放心。川军士卒精悍。虽少名将指挥,然依山结寨,聊以自保却还有余;吴加亮兵马虽少,他甚是精明;昔日在汉中以一千军士挡住刘玄德一万军马,如今多守几日,何足道哉。待我这里平了渭北曹军,则自解围。”扈三娘道:“渭北曹军,不下三万,如何短时便得手?军师还是发援兵为好。”庞统道:“不必,不必,某自有安排。”便写了一个锦囊,遣人送往秦明、孙立营寨之中,说如此;一面令五丈原军马拔寨而起,都往渭南去。又叫士卒,把五丈原的粮草,源源不断,皆运往西边绥阳谷。
曹真得知,乃请众人商议道:“如今贼军一面拔寨五丈原,直趋渭原;一面却把后方粮草转运。我等不可让他得手。”郭淮道:“某有一计。可一面将渭北军马,暂时后退五里;一面遣精兵强将,从郿县渡渭水,往南袭五丈原,先夺其营寨,再攻绥阳谷,焚其粮草。然后纵军从后掩杀,敌军心必乱;前后夹击,可一举尽歼贼军。”辛毗听了,皱眉道:“我军劫粮之军去了,又把渭北军马退后五里,让出路来;倘贼军自渭南大举冲杀过来,如何是好?”郭淮道:“彼若敢渡河,则我可半渡而击之;纵有不谐,我军在北原有营寨,足挡强敌;待抄袭之军动手杀来,可叫贼军尽淹死渭水之内。”曹真闻之,道:“此计甚妙。”费曜道:“计策虽妙,我恐庞统非无能之辈;此等粮草转运,许是诱我;倘以军马伏击,何以当之?”曹真道:“我自有应对。”遂令费曜、郭淮两个,引军一万,从小路抄袭五丈原。嘱咐道:“汝二将行军之时,须分前后二队,前队过了,倘有埋伏,后队上前接应。再以火光三拄为讯,我在大营看见,便引军从渭北杀过,为君解围。”郭淮、费曜两个去了。曹真便叫渭北之军,退后五里之地。
庞统在渭南看见,仰天大笑道:“曹真这厮,竟自退营寨,欲诱我过渭水,半渡击之。实是自取灭亡。你诱我过,我却不过,且看如何。”乃令石秀、扈三娘二将,各引五千军马,如此如此;自把其余兵马,只是在渭水虚张声势,却不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