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四回:谋权位兄弟相残起兵火(2/4)

忽报贾逵前来,曹彰:“此人素有贤名,如之奈何?”刘晔:“公可请梁营,询问许都事情也。”曹彰从之,便令左右引贾逵,问:“父王印绶何在?”贾逵正:“先王太桓,已在许都,国有储副。今奉天诏书,已然继位。公都督军,抗敌于外,先王印绶,非公宜问也。”曹彰:“今有父王遗书在此。”即取宗送来遗书。贾逵接过,览毕,笑:“此是伪书也!有大王笔迹,却无大王印章,足见其谬!”曹彰泣下:“父王笔迹,岂能言‘谬’?大夫勿欺我也!”贾逵:“大王文武双全,诗书行天下,伪造非不能也。且大王遗命,群臣俱当面领受,明言太继位,岂能有假!今公被伪书所惑,引兵京,社稷,倘为外人所知,只恐骂名难脱也!”言迄,将萧让所伪造遗书,扯个粉碎。曹彰大惊,待抢夺时,贾逵厉声:“今某毁此书,是脱公恶名,公切莫自误!”曹彰看书已被撕碎,只得:“请大夫教我。”贾逵:“如今公既到许都之外,可先城,祭拜先王灵位,然后引军星夜赶回,勿耽误军情也。”曹彰遂与贾逵并,往许都去。将近城门,贾逵顾谓曹彰:“公城,是奔丧耶?是夺位耶?”曹彰:“蒙大夫教诲,是来奔丧,非夺位也。”贾逵:“既非夺位,引这数万军作甚?”曹彰顿时醒悟,便教刘晔引军依旧屯驻城外二十里,先遣副将,陆续引军往扬州调拨回。

曹彰多饮了些,虽然神志清醒,却也有些不适。曹丕遣人护送回城外营中,代与刘晔。刘晔听从人说了酒席间事情,闻他兄弟二人和睦,心中宽。便吩咐营中军,整备行程,只待明日便起回扬州去。

提兵杀过宥,刘晔再三劝阻,皆不听。大军一路发,距离许都二十里,且下营寨,曹彰令全军饱餐,预备前往与曹丕答话。

酒过三巡,有一近侍上前,手捧托盘,上有致酒壶十二把。曹丕:“此乃西域酒也,须得冷饮了,方才甘醇。今邀诸公共享。”于是自己挑了一壶,放在案前。近侍取其余十一壶,斟与众官。曹丕自把手中一壶,先斟曹彰樽中,再自斟一樽,举起:“诸公满饮,以祷祝父王在天之灵也。”群臣皆举杯。曹彰闻得酒香,一饮而尽,果然冰凉甘醇,与中原佳酿颇不同也。曹丕再提壶自斟一樽,与曹彰满一杯,:“这一樽,愿我众兄弟,情同手足,永不相负也。”曹彰再满饮。曹丕频频相劝,兄弟二人推杯把盏,把一壶酒饮得涓滴不剩。席上群臣,亦各尽。曹彰酒量大,只是微醉,曹丕却已醺醺失态,抱住曹彰,满脸泪。这时司懿起:“大王酒醉,宴席可散。公亦不宜久留,可速速返回军中去也。”于是各自散去。

曹彰自独与贾逵城,曹丕亲路相迎。兄弟两个,抱痛哭。曹丕:“父王大病仙逝,家国飘摇,我等兄弟当戮力同心,不可为人所惑,以自残手足也!”曹彰潸然下泪,只是迭声答应。哭了一会,曹丕携曹彰手,一起上车,到曹灵前,拜祭父王。曹彰本是个直之人,伤心,放声大哭,几厥。曹丕一面劝,一面哭。两个促膝密谈,直到夜,方才各自歇息。

次日,曹丕在中设宴,大会群臣。令在主位上摆两张案桌,泪谓众臣:“我与文,近来少有相会。如今父王去世,我兄弟若不托以生死,更待何人相扶持也?”便拉了曹彰同坐,与群臣共饮。

列位,你说这事情如此蹊跷,曹彰方才从曹丕酒宴回来,便病倒了?若说是酒之内有手脚,他兄弟二人,却又是同席饮。原来机关全在那西域酒中。曹丕令从人端上十二把酒壶,外观一般无二,却有一把内设机关,一壶装了两酒。曹丕把盏之时,为自己斟酒,放开壶柄上钮,倒的便是一般好酒;为曹彰斟时,摁住钮,却把壶下面装的毒酒倒。曹彰不知,心中无疑,直把半壶毒酒喝个净;曹丕又恐当场被人发觉,因此所下毒慢发作,故曹彰数日之后,方才故。此是因曹丕顾虑曹彰勇猛,恐争位,因此下此毒手。曹彰既死,曹丕遂放下心来,一面少不得于人前大悲大苦,一面暗下重赏

谁知次日,曹彰起来,忽觉虚弱,神志有些恍惚。初时以为是昨日多饮,以至伤。于是抱病起行。未到日暮,已不能骑,刘晔暗自吃惊,只得以车载之。当夜,曹彰骤发寒,腹内隐隐作痛,直彻五腑。第三日,病势更重,鼻之内竟淡淡乌血来。刘晔大惊,送曹彰回许都,曹彰在病榻上摇:“去也无益。此病甚怪,恐难医治。先生可送我回邺城,见过母后也。”刘晔便转移车驾向北。时曹彰病重,不能速行。不二日,彰竟暴死于路。刘晔心中疑窦,却不知缘由,只得往许都飞报曹丕。曹丕闻噩耗,大哭不止,令厚葬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