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回:诸葛亮义喻及时雨孟子(2/4)

次日,刘备在衙门当堂之上,召集众官相议曰:“东吴夺荆州,害我云长,此仇不共天!孤意决矣,便调集大军,东征讨伐吴贼,碎尸万段,以雪大恨!诸君有何良策?”尚书郎蒋琬:“不可,近者蜀中连年动兵,士民疲惫,今荆州方失,国力大伤。且曹魏在北,再挥戈东向,是自驱二敌也。若或有失,后悔晚矣。”刘备:“敌势虽,孤岂以此而甘忍二弟之恨!公琰不必多言!”挥手斥退蒋琬。平寇将军赵云:“大王,末将亦以为伐吴不可。国贼乃曹,非孙权也。今大王若应万众之心,先图关中,居河、渭上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策以迎。东吴侥得荆州,必不敢动。待中土

宋江送走诸葛亮,自在灯下枯坐沉思。忽然外面传报:“东边有消息来!”却是上庸杜迁手下心腹喽罗,面带泪痕来。宋江心中暗叫不好,忙问消息,原是说大刀关胜自南突麦城,城破之日,与关云长同亡。宋江听了,大叫一声,扑倒在地,嚎啕不止。公孙胜宿于厢房,闻得声音,急急前来相问。宋江大哭:“不想我结义弟兄,今又折一人!”公孙胜苦心相劝,宋江切齿:“叵耐东吴,于我血海仇,不可不报!明日我禀明刘备,便请自作先锋,杀江东,屠灭孙权满门!”公孙胜:“哥哥不可如此唐突。吴加亮去时有言,凡事不可锋芒太甚。今关胜将军故,诚然悲愤,然若莽撞行事,只怕他在天之灵,也不得安宁了。”宋江:“如此,是要俺装聋作哑,不耶?”公孙胜:“哥哥若打算真个住刘备恢复汉室,个中兴名臣,则一时情,亦无不可。若是更图大业,则当多从吴加亮之言。至于贫,本无意功名利禄,纯为上顺天书机缘,下顾手足情,一切唯哥哥号令。”宋江沉半晌,:“公孙先生教训的是。”于是泪,先去安寝。

明商议。”宋江:“先生请讲。”诸葛亮:“前次群臣劝主公登基,决不从,且先作汉中王。如今若要伐吴,我请大王先登九五,然后降诏师,以正其名,如何?”宋江心中又是一震,:“只怕大王以汉臣自居,不肯登基。我等若是请,却担心大王为难。”诸葛亮叹:“这个我如何不知?但现今天,虽无大过,却只是曹手中傀儡。且曹心思诡秘,久思篡汉。主公为汉室宗亲,英明神武,若得正位,则朝廷复兴有望,天下士民皆翘首待也。”宋江忍不住:“军师,大王登基与否,皆看大王自己意旨,军师你何必如此心?”诸葛亮:“公明有所不知。我自幼长于徐州,年幼之时,却突遭了一场兵劫。”宋江:“是何?”诸葛亮:“却是那曹曹孟德,因父亲被陶谦将张闿杀害,迁怒徐州百姓,大军所过,竟屠灭人民,只杀得徐西五县犬不留,泗为之阻。”宋江面目变:“我只闻曹猾,不料竟有如此暴!”诸葛亮:“正是。由此我便暗下决心,定要辅佐一仁厚宽容,善天下百姓之主,以济苍生。”宋江:“大王确是仁君。”诸葛亮起,背向叹:“由此,我屡番心血,皆为使大王早成大业,亦足令天下万民早享安乐。至于外间如何评说我图自己富贵功名,我也无心分辨了。后名声,更非我辈能把握者也。”宋江见诸葛所言谆谆,心下一阵激,:“军师忠心一片,后人必铭记谅。大王因关侯遇害,心下忿怒,因此誓要师东征,以某看来,军师与其千方百计劝阻,不如多多寻思如何兵可获全胜为要。”诸葛亮:“公明所言也是。只因某一心想两家同盟,若是破裂,难免为曹所并。以此看来,却是我失于计较了。既然如此,请公明所加考虑,明日大堂相议之时,再打算。只是孙刘两家,非到万不得已,莫教同盟破裂。”宋江:“这个自然。明日朝堂之上,俺也助先生再劝大王些,只是俺看却已是不可为也。”诸葛亮:“公明若以理说之,则大王回心可也。”于是起告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