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郑家(2/3)

郑芝龙将手中的信折好回了信封。顺手拿起了桌上摆着的另一封信。这是现任兵尚书孙的亲笔信。兵尚书?记得第一次在海上见面时那丫不过是个游击。待到他们第二次在福州见面时对方已同自己平起平坐同为总兵了。而如今一幌一年多过去这丫竟然成了堂堂的兵尚书。已然把持朝政成了内阁的首辅。她大概是大明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海贼尚书吧。真是后生可畏啊。对于孙的实力郑芝龙自己心里很清楚。所以在经过台湾之战后他就一直采取合作的态度。但这次郑芝魁和郑鸿逵的举动却将郑家完全推到了香江商会的对立面。由于他们同吴三桂的关系更是让郑家为人所不齿。可是这女人在信上的气却很是诚恳。难是想把自己引到南京再下手吗。额上的皱纹映着烛光使得郑芝龙顿时苍老了许多。只听他长长的叹了气扫视了一遍郑影等人:“你们看这事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郑森就啪的一下跪了下来向她磕:“大人对郑家的大恩大德。郑森永生难忘。”

烛光不住的动着映着大厅里的人影也随之扭动起来。此刻坐在太师椅上的郑芝龙正锁眉看着手上的书信。这是自己儿郑森的亲笔信。是来劝他去南京向朝廷澄清这次叛的。这是儿两年来第一次给家里写信。竟然是为了这事。郑芝龙的脸上了一丝的苦笑。郑森是他几个儿中最聪慧的一个。他不但了南京国监读书。更是拜江南大儒钱谦益为师。这让没读过多少书的郑芝龙很是自豪。他希望的郑森能好好读书将来博取个功名可以朝为官。不再走自己的老路。真正意义上的为郑家光宗耀祖。可是大木最后还是上了船。连书都没读完就跑去当手。还投到了那个女人的麾下。可也就是他的这个擅自决定使得郑家同朝廷现在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微妙。

***********

面对郑芝龙的提问下面的几

郑森听罢不由的一楞低着着拳久久没有发话。时间就象是在一刻凝结了一般。过了半晌郑森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抬起定的说:“若父不能为忠臣,那不以为孝!”

的嘉奖。一人事一人当。你的两个叔叔已经为他们的罪行付了应有的代价。朝廷以后不会再搞株连了。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父亲也没参与此事的话。那他依然是大明的总兵。”孙郑重其实的宣布。对于株连这法她一向很是痛恨。统治者搞株连一是为了威吓百姓;二是源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将株连推向及至的是明和清两代。可统治者并不知他们株连残杀掉的不止是反对者。更是一个民族的骨气和脊梁。说实话,孙也害怕。可是她依然烈的反对搞株连。若真有人要找她报复的话。她孙就站在这里随时奉陪!

脸上了欣的笑容。郑森的这反应让她很满意。这才是一个忠臣孝所应有的反应。在国家与亲情间选择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郑森说这句话是需要有足够勇气的。看来自己这次没选错人。只见孙拍了拍郑森宽厚的肩膀意味长的说:“有个方法能让你父亲向天下证明他的清白。就看你怎么了。”

连忙一个箭步上去扶起了郑森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大明的军人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你这是什么。”可无奈郑森的力气确实大,是磕完了三个响才肯起。看着郑森倔的样不由的慨万分。以前听说郑家惟一的忠臣,只有一个郑成功。看来所言非虚啊。想到这儿孙话锋一转严厉的说:“不过,话又说过来。若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父亲参与了这次的谋。甚至他就是主谋之一。你又当如何呢?”

泉州、郑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